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黄宗羲见“三大儒”。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学问极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黄宗羲见“三大儒”。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学问极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继续阅读]
明清之际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1619—1692)。在分析批判老庄唯心主义、魏晋玄学、佛教唯心主义和宋明理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大量的、深刻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点。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5—前547)。创立了爱奥尼亚哲学学派,企图摆脱宗教,从自然现象中去寻求真理,否认神是世界的创造者。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原,水产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水永不消灭,无穷无尽。恩格斯称这种观点...[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前490—前430)和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约前500—前428)。原子论哲学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所创立的一种哲学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聚...[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埃利亚学派代表人物芝诺(ZenonEle-ates,约前490—前436)。他认为世界上运动变化的万物是不真实的,只有“惟一不动的存在”才是惟一真实的东西。曾提出过一些著名的诡辩式的论证。如“飞矢不动”,说一支飞箭在每一...[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他学问渊博,在哲学、逻辑、数学、天文、医学、心理学、修辞学、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所研究,写下52种著作。他和留基伯首次提出原子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他继承了前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又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谟克利特之前,泰勒斯(约前625—前547)提出了水是世界万物本原的学说,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提出了“无限者”(一...[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他把毕达哥拉斯的数的神秘主义、埃利亚学派关于“存在”的学说、苏格拉底的思想综合在一起,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最庞大...[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曾在雅典创办学园讲学,著有大量哲学著作。在柏拉图之前,“辩证法”长期被作为论辩和证明的技术,处于同“诡辩术”相近的地位。柏拉图最早为“辩证法”赋予了一种系统理论的形式,使之...[继续阅读]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父为马其顿国王的御医。青年时至雅典从柏拉图学习。柏拉图死后,去小亚细亚地区讲学。公元前343年受聘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