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历史背景

《圣经》历史背景图片(共6张) :
《圣经》历史背景
献祭山
《旧约》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和谐画面,那是人与上帝在治理万物中享受创造关系的天堂。 很快,那个完美关系被打破,被上帝创造治理万物的人,发现自己为得到上帝的青睐而你争我夺。 亚伯献祭的羔羊是蒙悦纳的,正如麦基洗德“拿着饼和酒出来”一样(《创世记》14∶18);但该隐的谷物祭不蒙悦纳,所以,他出于嫉恨杀了自己的兄弟亚伯。上帝与他的造物之间关系的破裂,人与自己的弟兄以及整个人类与其负责治理的自然环境关系的破裂,都预示着一种错位,只有用献祭才能弥补和修复。 正是这种可怕的献祭——献上自己的儿子,使亚伯拉罕不得不带着儿子走上摩利亚山,当上帝接纳了亚伯拉罕的信心之后,这个献祭才没有发生,因天使指引亚 伯拉罕看见那被困在荆棘丛中的山羊。


意大利拉文纳圣维塔莱教堂马赛克镶嵌画,描画了该隐和亚伯的献祭。



亚伯拉罕献子以撒为祭,法国圣伯诺修道院北入口。



英国巴思修道院,雅各梦见连接天地的天梯。


一个做梦的地方
上面的故事结束后没过多久, 又发生了一次与隐秘世界相遇的事件,这次,是在梦里。雅各在母亲的教唆下,从他哥哥那里偷走父亲的祝福,因此逃离他哥哥以扫的追杀。疲累的他倒在路上睡着了,梦见一条梯子立在天地之间,有上帝的众使者在上面上下往来(《创世记》28∶12)。当雅各醒来时,他把那块他当枕头的石头立作柱子,在上面浇油,说:“耶和华真在这里!我竟不知道……这地方何等可畏!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也是天的门。”(《创世记》28∶16—17)这个石柱标出了一个典型的“脆弱的所在”,一个改变生命的际遇曾在这里发生,哪怕它仅仅是在梦里。
摩西与上帝相遇
当上帝在燃烧的荆棘丛中召见摩西时,那片围绕荆棘丛的土地被指为圣地,摩西必须脱下他的鞋才能踏上去。今天,当你走进清真寺的前庭时,那份庄严肃穆依然存在:你会被要求脱鞋,做礼拜的人在喷泉处洗手。
后来,当以色列人逃离埃及为奴之地在旷野里行走时,上帝给了他们律法石板(西乃山的十诫)。摩西还被指示如何制作约柜——一个木箱子,约柜上有各样精心雕刻的天使图样,石板就装在里面。
为了给那装有十诫石板的约柜、亚伦在法老面前行各样神迹的拐杖和装有吗那的罐子(吗那是上帝在旷野里给以色列人的食物)提供一个神圣的安置场所,上帝教导摩西如何建立会幕——一种可以支搭的帐篷,以色列人在40年穿越旷野的游牧之旅期间,就在会幕中聚会。会幕是可以移动的,但里面的至圣所与外面的空间以帘幕分开。这个帐篷和约柜就是上 帝临在的中心,但上帝并不在里面:当人前进时,约柜与他们同行,当他们安营扎寨,就把会幕立起来。只有摩西可以走进至圣所,在帘幕后面与上帝“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样”(《出埃及记》33∶11),而亚伦和他的祭司支派——利未人,则被指定管理整个祭祀系统。 犹太人崇拜仪式里的教导职责与祭司职责之分,早在那个年代就开始了,其中一些主要内容一直保留到基督教时代。 当祭祀系统随着公元70年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而终结时,犹太社会里拉比教师领导的聚会所,就慢慢演变成以教导和聚会为主的犹太人会堂。家庭则成了庆祝节日的地方,这样的庆祝由家长带领。


突尼斯凯鲁万大清真寺庭院,一个规则有序的空间。



法国加洛林王朝的圣西奥德尔夫的小礼拜堂的后殿镶嵌画,位于圣热米尼德普区:天使长守护上帝手书的约柜。


所罗门的圣殿
当以色列人在迦南定居下来并开始修建房屋时,建造圣殿是最大的需要。大卫王的继承者所罗门王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开始建造一座宏伟的建筑,作为存放约柜的永久圣所,而且要把耶路撒冷建成上帝选中的地方,好与他的子民同住。所罗门在献殿时做 的祷告就表达了对圣殿而非对会幕帐棚的矛盾心态:“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列王纪上》8∶27)
这种矛盾心态在司提反回答关于他公然反对圣殿的指控时也流露出来。司提反是被任命为辅助使徒工作的执事之一,他宣称:“其实,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就如先知所言:‘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他因此激怒了犹太人并被他们用石头打死。(《使徒行传》7∶48—49)
这两段经文都是对《约翰福音》第2章中耶稣与犹太人那段对话的阐述。在那里,为回答对于他洁净圣殿行为的质问,耶稣的反驳引起犹太人的争论,他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2∶19)对犹太人的驳斥,断言了圣殿在某种字面意义上体现出神与他子民的同在,这在耶稣的教导里明显是一条线索。当耶稣在大祭司面前受审判,正是这一段宣告被人想起并揭露出来。但对于我们来说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关于圣殿将要被毁的预言引出了使徒约翰那令犹太人惊愕的注解: “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约翰福音》2∶20)约翰解释说:“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翰福音》2∶21)使徒约翰理解耶稣自己就是新的圣殿,在他里面神人成为一体。这是圣殿帘幕的神学意义所在,那帘幕将至圣所与外面的礼拜堂分隔开来,当耶稣受死的时候就从当中裂为两半,这在马可、马太和路加的福音书中都有记载(《马太福音》27∶51,《马可福音》15∶38,《路加福音》23∶45)。在耶稣的教导里,旧的圣殿作为在旷野中会幕的替代物,已经衰败无用了。神人相会之处已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耶稣自己。


巴勒斯坦加利利海滨的塔加市一幅镶嵌画上的饼和鱼,象征基督喂养他的信徒(《约翰福音》6∶1—14)。


约翰在福音书的开头说到,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希腊文《约翰福音》1∶14按字面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将他的帐幕安置在我们中间”。他已经领会到那安放有约柜的帐棚,原来作为至圣者与人相会的地方,已经被耶稣基督所取代,在他里面神与人成为一体,完美无缺。我们也不用感到惊奇:在《约翰福音》第1章的末尾和关于圣殿的对话之前,当耶稣回答一个旁观者的询问时,提到了雅各梦见连接天与地的天梯,那个旁观者称他为神的儿子、以色列的 王。约翰说,这不再是个梦想,在基督里它已变为现实:“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约翰福音》1∶50—51)对使徒约翰来说,这一人类最根本的渴望不再仅是梦想了:耶稣基督本人就是连接天与地的天梯;他就是神显现的地方;他就是神的殿,他带领万民从地上升到天上的计划要在他被钉死在十字架后实现。当耶稣预言他将要被钉十字架时,他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翰福音》12∶32)



更多同类【教堂建筑】......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