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蒲寿宬的《心泉学诗稿》

第三节 蒲寿宬的《心泉学诗稿》图片(共1张) :
第三节 蒲寿宬的《心泉学诗稿》
蒲寿宬,字镜泉,号心泉,是回族先民诗歌大家。他的生平事迹不见于 正史,不过由于他的弟弟是宋元史上赫赫有名的蒲寿庚,通过蒲寿庚的有关 史料以及一些方志,可对他的身世和生平做一简单勾勒。
蒲寿宬的先世是居住在占城的阿拉伯人,明何乔远《闽书》卷一五二记载, 于南宋初徙居广州,因总理蕃客贸易,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最早记述 蒲寿庚事迹的郑思肖,在《心史》中亦说其家 “富甲两广”。而在岳飞的孙子 岳珂所著的《桯史》中,对蒲家有着更为详细的记载: “居室奢靡逾禁。使者 方务招徕,以阜国计,且以其非吾国人,不之问。故其宏丽奇伟,益张而 大,富盛甲一时。” 又说蒲家 “好洁。平居终日,相与膜拜祈福。有党 焉,以祀名,如中国之佛,而实无像设,称谓聱资牙,亦莫能晓,竟不知何 神也……后有窣堵波,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环以甓为大址,累而增 之,外圆而加灰饰,望之如银笔”。蒲家信仰伊斯兰教,“好洁”、“无像 设”正是伊斯兰教的特征。日本人桑原骘藏在所著的《蒲寿庚考》一书中,根 据岳柯的描述,认为蒲家窣堵波即今天广州怀圣寺的光塔。白寿彝先生也认 为,蒲家不仅是富甲一时的巨商,而且是一个在巨商中拥有权威的蕃长, “蒲姓的居所,就是蕃长司所在,礼拜堂和传呼礼拜的塔,都是蕃长司设备 的一部分”。当时的蕃长“不只是蕃商居留之行政上的领袖,并且是法律上 宗教上的领袖”(白寿彝《记桑原骘藏蒲寿庚考札记》)。南宋末,泉州逐渐取 代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从事商贸活动的蒲氏家族也从广州 移居到泉州。曹学全《泉州府志胜》卷五记载: “宋末,西域人蒲寿宬与弟寿 庚,以互市至。”蒲氏家族到泉州后,居住在泉州东南面的法石,法石扼海 陆交通要道,是当时蕃客的聚居地。
蒲寿宬与刘克庄有过交往,他有一首《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的诗就是写给 刘克庄的。在刘克庄的《后村先生大全集》中有两封回启,是写给蒲寿宬的。 一封是《乙丑(1265年)生日回启蒲领卫寿宬》,另一封是《戊辰(1268年)生日 回启蒲领卫》。从这两封回启可得知,早在咸淳元年(1265年),蒲寿宬担任 领卫这一官职。领卫,属于低级武官。这也可从蒲寿宬自己所写的《登师姑 岩,见城中大阅,恍如阵蚁,因思旧从戎吏,亦其中之一蚁,感而遂赋》诗 题中得以印证,他所说的曾为戎吏,大概就是领卫一职了。《后村先生大全 集》卷一一一,还有《蒲领卫诗》一文,文中写道: “心泉蒲君示余诗百三十, 古赋三。前此二十年,君家有陶猗之名,余未之识也……又十年,乃见君 诗。”这篇文章写于咸淳元年前后,其中 “君家有陶猗之名”是说蒲氏出身 于大商人之家。按文中年代推算,蒲寿宬的创作活动始于宝祐年间 (1253~ 1258年) 至咸淳初,已经是成果颇为丰硕了。
《潮州府志》记载: “在城西一里有曾井。南汉时程乡令留芳因民苦瘴, 给药愈之,来者接踵,乃以大量药投井中,民汲水饮之皆愈……咸淳七年知 府蒲寿宬建亭井上。”《闽大记》也载: “蒲寿宬,咸淳七年知梅州,性俭约, 于民一毫无所取。每思曾井遗泽,日汲水二瓶,置座右。进士杨圭题其亭有 诗日: ‘曾氏井泉千古洌,蒲侯心地一般清。’”蒲寿宬诗集中也有《梅阳壬 申劝农偶成书呈同官》的诗,可见,咸淳七年(1271年)他任过梅州知府。《元 史·世祖本纪》记: “至元十三年 (1276年)二月辛酉,伯颜遣不伯、周青招 泉州蒲寿庚、寿宬兄弟。”因为此时蒲寿庚任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掌管 着南宋的海防。据《闽书》《八闽通志》等书记载,蒲寿宬替寿庚谋划了弃宋投 元的大计,蒲寿庚投元后,蒲寿宬回法石隐居去了。
蒲寿宬有《蒲心泉诗》一部,后佚。清代人编写《四库全书》时,从《永乐 大典》中检寻出他的许多诗作,辑为六卷,收入集部,命名为《心泉学诗稿》。 现在《四库全书·集部》有《心泉学诗稿》,收二百六十多首诗歌。
比之大多数回族先民诗人,蒲寿宬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许 多诗作,已能够走出个人生活的天地,跨越个人情感世界,对社会现实进行 真实的反映和深刻的反思。如《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南泉昔乐土,画 戟深凝香。今为凋瘵区,盐米忧苍皇。”揭示了宋元交战对南泉经济的巨大 破坏,昔日繁华富庶的市井,经过一场战争的浩劫,变得萧条衰落了。再看 《种麦》一诗: “荒林僻左地,时已及来牟。颇学鸦种麦,可怜人代牛。莫言 耒耜苦,且愿甲兵休。”反映农民的穷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蒲寿 宬也能突破南宋遗民思想的局限,对元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有所反映。如 《岁旦勉田邻》:
岁律从新泰道亨,出门欣见麦青青,已无关外石壕吏,遥望 城头紫气星。往事莫追由世数,宽恩频下为生灵,而今颇觉农为 重,说与村村父老听。

诗人以轻快之笔,写出了战乱结束后的愉悦心情,劝说农人们不必再回 首从前战乱苛政造成的创伤,而是在新的和平环境中,努力耕作,追求新的 幸福生活。《田园秋兴》: “草屋柴门风露凉,寒瓜收蔓力锄荒。新栽莙荙恰 逢雨,欲剪芹蓝犹待霜。”把农村日常生活写的饶有情趣,反映出了战后农村祥 和的生活。
蒲寿宬另一类诗歌题材是集中描写牧童、渔夫的生活。描写牧童的诗作 有《牧童歌》十首和《饭牛歌》一首。如《牧童歌》之二: “软坡便伫犊,凉荫聚 群髫。一竖忽然起,恐牛残豆苗。”作品描写一群牧童在一片柔软的草坡上 放牧,正当大家在树阴下躺卧玩耍时,忽然其中的一个孩子一跃而起,其他 人都很惊愕。原来那个孩子发现牛群离开了草地,赶紧去追逐,唯恐它们践 踏庄稼。再如,《牧童歌》之四: “倦来牛背卧,一觉度前冈。牛饱儿呼馁, 归来煨香芋。”之六: “斜阳归处险,路熟了无疑。结草为衣着,圈葭作竹 吹。”牧童困倦了就俯在牛背上睡觉,一觉醒来,牛儿已经翻过了前面的山 冈。牛是吃饱了,而牧童开始叫饿,回到家中,家中人已经给他们把山芋煨 烤得香喷喷的。日落西山时,牧童赶着牛群回家,归路虽然险峻难走,但是 因为走熟了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牧童往回走的时候,或用草编件蓑衣,披 在身上,或是折根芦苇当笛子吹。这样的生活,是苦,是乐?似乎均有乐 趣。《饭牛歌》: “新秧插遍水盈畴,童稚相呼去饭牛。极目平坡烟草细,歌 声何处雨飕飕。”《饭牛歌》是古歌名,相传为春秋时卫人宁戚饲牛时所唱之 歌,屈原《离骚》中有“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的句子,而蒲寿宬用 来描写牧童生活。暮春之际,新秧遍插,绿草如烟,童稚相呼,歌声四起。 全诗着墨无多,而灵气飞扬。蒲寿宬的这组《牧童歌》也是对中国传统诗歌题 材的一个新的开拓,他集中笔墨描写了过去人们忽视的儿童形象,表露他们 身上纯真的个性和美好无邪的品德。
描写渔夫生活的作品有 《题萧照画山水渔父四轴》《又渔父四首》等诗。 诗人笔下的渔夫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渔夫,而不是隐士、高蹈者的化身。 如 “昨日卖鱼到城郭,暑气千门正炮烙。买酒归来风露凉,始信人间渔父 乐。” (《又渔父四首》之一)写渔夫到城市中去卖鱼,天气炎热,渔夫觉得像 炮烙一样难以忍受,晚上卖掉鱼买了酒回到凉风习习的水边,才觉得自己 的生活是人间最快乐的生活。“钓得鱼来日有斜,潮回无路可归家。炙鱼 当饭且一饱,闲看白鸥飞浪花。” (《又渔父四首》之二)写渔夫悠闲自在的生 活,钓鱼钓得太晚,被晚潮阻隔回不了家,就随便烧一条鱼当作一顿饭, 然后逍遥自在地欣赏白鸥飞逐浪花。这些作品,闪耀着一种淳朴清新的光 泽,令人耳目一新。


蒲寿宬·心泉学诗稿书影


蒲寿宬写的最多的还是即景抒怀 之作,《心泉》二首:
涓涓万古意,湛湛一尘 无。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
冷冷一涧泉,炯炯千树 雪。岁寒铁石心,山中玩芳洁。

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写出了一 种宁静、和谐的心境,从而激发情怀, 陶冶情操。《泊舟兰溪》:


江流万古意,客游迈中年。茫茫见远树,渺渺叹逝川。
旅舟泊明月,溪讴出长烟。千帆趋各异,万里愁共煎。
船头有美酒,吹火煮小鲜。丈夫非无泪,不洒商女弦。


诗人优游容与,以自然大化的玄远境界,从人生、艺术视角,审视自己 的精神世界,审美色泽趋向性灵的淡泊。《与兴福老枯崖乘月观涛》:
无心携起碧筇条,偶尔来从渔父招。山色多情似吴越,涛声 牵梦到金焦。鱼龙一任风云便,鸥鹭不知天海遥。共倚阑干秋月 白,岂期真乐在今宵。

全诗意趣洋溢、生机浩荡,表达了超然无累、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
蒲寿宬的诗古近体兼备,各体都有佳作。他的五言古诗很有气格,而且 颇能匠心自恣。如 《寄丘钓矶》:


高丘远望海,秋思穷渺。苦吟有鬼泣, 直钓无人知。
有时捲龟壳,箕踞食蛤蜊。落日明云霞,狂风舞蛟螭。
全生带笭箵,聱叟漫奚为。一笑横大江,列岫浮修眉。
画图障我目,隔此天一涯。欲携我蓑笠,风雨从所之。
渔僮缓鼓枻,警我白鸬鹚。我欲从伊人,薄酒分一卮。


诗人任凭感情自由奔泻,如长江大河,有一种浪涛奔涌的自然美,英风 豪气溢于笔端,表现出不为苟合的高洁人格和豁达的胸怀。《己卯六月十一日 书石室壁》: “晏坐图画出,银屏列郡山。几案空水接,舟楫窗窦间。”隽朴 的词旨,高远的意境,闲雅的风格,几乎可以追攀王维、孟浩然诸大家。
蒲寿宬的七言歌行词气骞拔,意韵沉至,比五言古诗更能见他的功力。 他的《壮哉亭观龙湫作》: “雪车冰柱刘叉狂,玉川更与相颉颃。车声羊肠几 盘折,飞冰走雪何茫茫。天公矜此老怪物,六丁直下白昼驱。……玉虬银阙 掀霜髯,药兔蟾宫捣瑶髓。涛惊浪骇不可摹,璧碎珠倾讵堪拟。”诗人以变 化莫测的笔法,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宏伟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 奋,胸襟开阔。全诗气势奔放,感情炽热,文气浑灏流转,可谓 “凄金石而 泣鬼神”。其他如 《九日》: “芙蓉披靡秋水寒,吴姝越艳芳思单。漫把黄花 事佳节,黄花不入歌舞欢。”则是以恬淡之笔,写出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 然物外的风采,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
蒲寿宬的五律,可举《约赵委顺北山试泉》:


拟寻青竹杖,同访白云龛。野茗春深苦,山泉雨后甘。
鸟声尘梦醒,花事午风酣。静趣期心会,逢人勿费谈。


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又如 “淡烟杨柳 外,微雨海棠时。远寄千杯绿,多情两鬓丝”(《次清老弟韵》),“了知身是 客,莫负故山缘”(《寄思溪老藏臾珍上人》,或淡逸,或清峻,俱有远致。 《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 “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此意知谁会,鸥边 独钓翁。”感触深沉,写得凝练含蓄。
但是,蒲寿宬的七律佳作更多,也更能体现他的诗歌艺术风格。《四库 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蒲寿宬的诗说: “今观其诗,颇有冲澹闲远之致,在宋 元之际,犹属雅音。”的确,他的七律诗大多都意象严整而从容闲适,萧散 冲淡而富有逸致。如《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之一:
锦衣年少不知愁,风雨无端恼客游。万点残红空过眼,一番 新绿又从头。夕阳细草堪横笛,野渡垂杨可系舟。三百六旬浑是 醉,饯春何用苦绸缪。

诗的感情洒脱而爽朗,格调清新而明快,展示了一个入世极深而出世甚 远的境界,其中包含着他对生活本质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独倚阑干对落霞,垂杨古渡欲栖鸦。渔翁何处烟藏浦,白鹭 成群月浸沙。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谁人得似鸱夷 子,一叶浮云总是家。

——《江横暮景》


诗人虽只就闲情逸致作轻描淡写,但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诗人也不仅 仅是简单写景,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诗作轻灵浏亮的风格中 还流露着淡永的韵味。其他如《岭后山庄》《闲坐海观兴致悠然是时月白如昼》 等也无不是写景自然澄明,风格淳朴隽永,感情超凡脱俗。
另外,蒲寿宬的散文水平也是很高的,且看他的《古赋》:
始余卜于斯丘兮,倚白云而为庐,岂其有所使兮,爰舍吾之 故居。撷秋菊以为粮兮,曰寒泉之与斞。无饥渴之害已兮,骋予 驾其焉如?朝食气于沆瀣兮,夕抚景于望舒。泻灵汞以为镜兮, 结层冰而为壶。流涓涓以不息兮,其原一而派殊。念区区之抱饔 兮,决山雨以为腴,环碧涧之方流兮,知此乐之非鱼,落方洁 之潺湲兮,漱琼瑶而飞珠,喷玉布以珊珊兮,谓未足以为娱。 走东冈之嶻嵲兮,驱电驾而雷车,始雌霓之连蜷兮,忽河汉之 飞趋。彼匡庐之虽大兮,愧吾马其已瘏,语猿鹤以毋怨兮,盟 千载而弗渝。

总之,借助对李彦升、李舜弦和蒲寿宬的初步研究,对回族先民诗歌的 发展,可以看出一个侧影。正是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使得回族先民的诗歌 创作从无到有,从初创走向成熟。在此基础上,元代回族诗歌的丰收自然呼 之欲出了。



更多同类【回族文学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