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武术与中医学 > 列表
武术与中医学 共有 133 个词条内容

四、十二型

    十二型,武术中12种运动方式的定型,即动、静、起、落、站、立(单腿)、转、折、快、缓、轻、重。在武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创造了一套富于形象化的格式:动如涛:活动之势,要使运动气势像江海的浪涛那样激荡,滔滔不绝,在万马...[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一、武术与养生的相通之处

    养生是中国传统的保健身心的一门学问,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摄养身心,以期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以哲学的 “气一元论”和 “阴阳五行学说”等为指导,以精气神论、经...[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二、武术养生的原则

    科学的养生之道就是遵循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利用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去积极主动地保护生命和保养身体,使人更健康、更长寿。那么,武术养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动静结合:要求做到动功与静功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练养相兼...[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一、形神共养

    中国武术继承了 “形神共养”或 “性命双修”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 “内外兼修”炼养理论与方法。因为形是神的载体,形不存在,神就散失;神是形的生命支撑,神散则体亡。精气神被称为人体三宝。...[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二、内功养生

    内功即以炼内为主,注重意念、气息、脏腑、经络、血脉等人体内部机能锻炼,以求内壮的养生功法。内功、内劲、内气、内息、内观、内视、内炼、内修、内丹、内动、内家拳等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内功养生的术语,常见于中国传统...[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三、清净养心

    释家有言:“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六祖坛经》)这就是说练功人不要为坐而坐,坐的目的是养心,只要是养心,无所谓坐与不坐。这里说的 “坐”,不是形体的落座,而是 “心坐”...[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四、武德养心

    武德是习武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武术的思想灵魂,所以说 “习武先修德”。武德,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一、武术崇尚武德武道

    中华武术不仅仅是拳术、器械的攻防格斗等肢体运动,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思想,这其中就包括武德、武术精神等意识形态内容,两个方面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武术。武术的意识形态为“形而上者,谓之道”,武术的肢体运...[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古至今,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这种民族精神也一直伴随在中华武术发展历程之中。自强不息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永无止境。中国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

三、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

    武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爱国精神。很多武功高强的人和普通的练武者,大都是以匡扶正义和保国安民为目的。精忠报国是练武之人的理想追求,历史上的韩世忠、辛弃疾、岳飞、戚继光、俞大猷等都是光辉的典范。武术精神亦称...[继续阅读]

武术与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