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四界”。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色法”(相当物质现象)的基本元素。因为四大能造作一切色法,所以四大也叫“能造四大”。佛经中说,四大的作用分别为持(保持)、摄(摄集)、熟(成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称“四界”。梵文Caturmahabhuta的意译。指地、水、火、风四种构成“色法”(相当物质现象)的基本元素。因为四大能造作一切色法,所以四大也叫“能造四大”。佛经中说,四大的作用分别为持(保持)、摄(摄集)、熟(成熟...[继续阅读]
在四大的基础上加“空”(为种种空隙,如门窗口鼻等)、“识”(是明了分别),成为“六大”,也称“六界”。指周遍一切法界、造成有情无情世界的六种元素。“空”指一切现象生成的条件;“识”指众生的意识,乃众生生...[继续阅读]
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又译为“五众”、“五阴”。蕴,是积聚、类别之意,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堆,把种种不同的现象分类,每类作为一堆,这就是蕴。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指各种物质,包括“五根”和“五境”...[继续阅读]
梵文Samskrta的意译,原意为“造作”、“有所作为”。泛指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现象,依“四有”(生、住、异、灭)为其特征。后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俱舍论光记》卷五说:“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继续阅读]
梵文Namarupa的意译。名与“色”相对,名代表一切精神现象。“名”与“色”连用,一般作为概括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总称,与“心”“色”的含义相等。佛教把有情的要素分为精神和物质两类;两者结合便是有情的成立。名...[继续阅读]
就是不承认因果之间有来去。缘起论者承认由因生果,而反对因变成果的说法。比如说灯火相传,是一个灯的火点着了另一个灯,而不是这个灯的火钻进另一个灯里去。根据这个道理,佛教虽然也讲六道轮回,但是不承认有个灵魂...[继续阅读]
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对的互存关系,世界万物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他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