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时期,张揖和郭璞是最著名的训诂学家。张揖是三国时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的博士,他搜罗汉代以前古书的词语和相传的古训纂集为《广雅》一书,体例完全依照《尔雅》,而补充《尔雅》所不备,所以名为《广雅》。张揖又作...[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魏晋时期,张揖和郭璞是最著名的训诂学家。张揖是三国时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的博士,他搜罗汉代以前古书的词语和相传的古训纂集为《广雅》一书,体例完全依照《尔雅》,而补充《尔雅》所不备,所以名为《广雅》。张揖又作...[继续阅读]
隋唐时期承接魏晋南北朝注释古书的风气,纂著更多。隋代陆善经有《昭明文选注》,唐代李善也有《文选注》。孔颖达(574—648)奉诏作《五经正义》,包括《毛诗》、《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氏传》。同时又有贾公彦...[继续阅读]
宋代承接五代时期研究古文奇字的风气,学者对大量出土的钟鼎彝器广事搜罗,扩大了眼界,学术思想也因之大为解放。在经学方面已不完全斤斤墨守古人的成说,而别创新义,如欧阳修的《诗本义》,王质的《诗总闻》都是如此。在解说...[继续阅读]
清代学者受晚明焦竑、杨慎等人提倡古学的影响,极力推崇汉代的经学和小学,重考据,求实证,不尚空谈性理之学。到乾嘉时代“汉学”大为昌盛,为经书、子书作注解的人很多。要解释经传就不能不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因此语言文...[继续阅读]
20世纪之初到现代研究训诂的学者继承清代学者研究的成果,吸收了外国的一些早期的语言学的知识,开展了一些新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字原和语根的探求。余杭章炳麟先生(1868—1936)作《文始》,取《说文》中的510个独...[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的训诂学肇始于先秦春秋战国时代。训诂之所以兴,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变化。古的语词,后人不懂,就要有解释,方言有歧异,或语词在表义的内涵上有了新义,也需要有解释,所以就产生训诂。从训诂学...[继续阅读]
语言是由词组成的。词是由声音和意义相结合而成的统一体。在语言中它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词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说一句话就是把一个个能够独立运用的词连缀在一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继续阅读]
汉语不但词汇丰富,而且构词的方法也富于多样性。我们要正确地了解词的意义和词的用法,对于词的结构就不能不有明确的认识。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汉语的词有单音词和多音词的分别,单音和多音是就音节的多少来讲的,如果从构词法...[继续阅读]
“词汇”和“词”的含义不同。“词”是指语言里一个个的词来说的,例如“人民、阶级、历史、哲学”都是一个个的词;“词汇”是指语言中所有的词来说的,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为语言的词汇。语言的词汇是长期积累起来的。汉语...[继续阅读]
关于词汇是什么和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之间的关系已经谈过了,现在来谈一谈为什么我们要研究词汇。词汇是语言中的建筑材料,不掌握词汇,要想在表达思想上能达到清楚正确而且生动有力的地步是不容易的。语言是体现思想的,思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