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十一则寓言故事,皆围绕一个真字阐发中心思想,说明只有保持真性的人,才能领悟大道。例如,其中写孙叔敖和古之真人,能不为爵禄、美人、死生等所动心,纯气自守,保持真性,确为悟道者榜样。王元泽云:“夫真人者,全至乐,达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全文共十一则寓言故事,皆围绕一个真字阐发中心思想,说明只有保持真性的人,才能领悟大道。例如,其中写孙叔敖和古之真人,能不为爵禄、美人、死生等所动心,纯气自守,保持真性,确为悟道者榜样。王元泽云:“夫真人者,全至乐,达生...[继续阅读]
此篇是论道之作,说明道产生万物,广大无边;而道体虚无,不可问、不可言、不可见。道又无处不在,大至天地,小至蝼蚁、瓦甓、屎溺等,皆有大道存在。可见,这种变化莫测、不见形迹、深奥玄虚的大道,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刘凤苞云...[继续阅读]
何谓“杂篇”?陆西星曰:“‘杂篇’,庄子杂作也。章句有长有短,总之推本道德。”(《南华经副墨》)全篇宗旨,意在说明大道可以卫生(养生),要“藏身深眇”——外不为人物利害所干扰,内不为生死出入所系心,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也。...[继续阅读]
本篇由十四则寓言故事组成,内容似乎有些庞杂,其中心思想却是在宣扬保持真性,顺应自然;认为一切人为的制约和约束,皆会害人害己,贻患天下。陆西星说:“此篇多有隐讳难解之语,如层峦叠嶂,争奇献怪。游涉此者,可新人耳目,长人意...[继续阅读]
此篇,以人名“则阳”名篇。全篇十几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丰富,大都从不同角度说明道体的特质及其存在。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不可名、不可言说的。只有不言说,又不...[继续阅读]
全篇主要是在阐发处世养性的人生哲学。作者认为,外来的祸福、荣辱是没有定准的,应当忘己忘物,顺应自然,方能荣辱不加,哀乐不入,悠游自得。王元泽云:“夫大道散而万事起,万事起而荣辱祸福之端交来而不可议其必然矣。此庄子因...[继续阅读]
本篇以篇首“寓言”二字为篇名,属“以义名篇”。寓言,即寄托的言论。全篇共分六段,第一段说明寓言、重言、卮言的不同含义,也是《庄子》一书的语言特点。因此,有的治庄学者即认为此篇与《天下》篇为《庄子》全书的序例(王...[继续阅读]
此篇以《让王》为篇名,属于“以事名篇”(郭庆藩《庄子集释》)。所谓让王,即把帝王之位让给贤者之意。全篇主旨,主要表现了轻物重生的思想。其中赞许务光、伯夷、叔齐等宁死不辱的清风高节,陆树芝谓之为“尊生之基本”(《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