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法演变与成熟。西域的佛画也重视用线,但这种线主要是起把握形体、划分色质的作用,可以精细的反复改动,并不讲究绘制过程中的笔势、笔路等笔法因素。敦煌早期的壁画就可以看到这些西域佛画的特点。而成熟期的敦煌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笔法演变与成熟。西域的佛画也重视用线,但这种线主要是起把握形体、划分色质的作用,可以精细的反复改动,并不讲究绘制过程中的笔势、笔路等笔法因素。敦煌早期的壁画就可以看到这些西域佛画的特点。而成熟期的敦煌佛...[继续阅读]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漂浮升天行。这是大诗人李白笔下的“飞仙”,即“飞天”的生动形象,飘逸灵动,引人遐思。成熟期的飞天是敦煌壁画中最富魅力也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继续阅读]
榆林窟在瓜州县西南约70公里处,开凿在踏实河两岸的砾岩上,俗称“万佛峡”。瓜州所产的西瓜远近闻名,就有了“瓜州”之称。现有洞窟41个,东岸30窟,西岸11窟。开凿年代无文献可考,从壁画风格、游人题记、榜题结衔判断,有唐代4窟...[继续阅读]
“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这是清翰林吴西川《麦积烟雨》诗中的赞叹。“麦积烟雨”是秦州十景之一。麦积山周围松竹丛生,溪流环绕,山峦叠翠,自古就是“秦地林泉之冠”。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就坐落在这如诗...[继续阅读]
麦积山东崖下草坪上矗立着一座花岗岩石碑,上刻于右任先生撰书楹联:“艺并莫高窟,文传庾子山”,书法浑厚朴茂,风骨峻拔。其中“文传庾子山”一句指的就是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于公元563年所作的《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继续阅读]
晚清以后,随着麦积山石窟营造之举的日益减少,木质栈道因年久失修而多已坍塌,加之交通不便,游人无法登临,曾在中国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显赫千百年的佛教艺术宝库逐渐败落,并被世人所淡忘。1939年,陇上著名学者冯国瑞先生在天水...[继续阅读]
按孙纪元等先生的研究,麦积山石窟现存最早的雕塑作品为北魏早期,有74、78、70、71等窟龛,多为敞口大龛中塑3尊坐佛,或小型龛窟中塑一佛二菩萨。佛像多面形长圆,深目,高鼻,鼓眼薄唇,形体健壮,造型敦厚,神情庄严,着半披肩袈裟。其...[继续阅读]
位于东崖最上端的上七佛阁,是麦积山石窟中最宏大和最壮观的佛龛,是公元567年由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所修的。此阁俗称“散花楼”,如我们在七佛阁前廊凭栏而立,将色彩缤纷的纸片抛向空中,就会看到一种奇异的现象:纸片先...[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