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一种吹奏乐器。隋唐以后流行十七簧笙,即排列十七根管子的笙,另有两根不装在笙上的备用管,称“义管”,仅在转变宫调时才换上使用,故此种笙也称“义管笙”。宋初之竽笙、巢笙、和笙亦为十七簧笙,其区别仅在形制大小和...[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宋代的一种吹奏乐器。隋唐以后流行十七簧笙,即排列十七根管子的笙,另有两根不装在笙上的备用管,称“义管”,仅在转变宫调时才换上使用,故此种笙也称“义管笙”。宋初之竽笙、巢笙、和笙亦为十七簧笙,其区别仅在形制大小和...[继续阅读]
儒家十三部经典的合称。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先秦已有《诗》、《书》、《礼》...[继续阅读]
十三部儒家经典及注疏书的合称。416卷。自汉代以来,训释儒家经典词语,阐发其微言大义,蔚然成风。至唐代,各经之注皆已具备,且出现许多诠释前人注的疏。宋代,《孟子》升为经书,“十三经”确立。邢昺、杜镐、孙奭等奉诏校定唐...[继续阅读]
宋代杭州钱塘门外的一处游览名胜。离钱塘江口约2里路程,登楼可极目钱塘潮的雄姿,欣赏杭州秀丽的山水。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常在十三楼处理公务,称誉登楼所眺之景远胜杜牧《竹西》词中描绘的古扬州美景,遂写下许多咏赞人间天...[继续阅读]
宝顶山摩崖造像之一。南宋雕刻。在今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全像高约5米,宽24.8米,由10个三头四臂或六臂的明王雕像组成。诸像均为半身,多竖眉瞪眼,头发上冲,嘴生獠牙,表现出为降伏邪恶所现威猛忿怒之相,形象强健有力,气势雄...[继续阅读]
以牧牛为主题的十幅图画,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的方法与顺序。南宋临济宗禅僧廓庵师远撰绘。1卷。收入《卍续藏》第一一三册。以牧牛譬喻心地的修治,由来已久,《阿含经》中说牧牛十二法,《大智度论》以此明十一事,唐...[继续阅读]
宋代节令。夏历十月初一为冬季之始,宋代例于此日举行一些入冬仪式。是日,太庙须行“享新”之仪,以告冬朔;宫中向皇帝进夹罗御服;朝廷赐宰执以下锦袄夹公服,名“授衣”,其花色皆依官员品级为别,百官入朝起居,均须著锦袄三日...[继续阅读]
宋代理学用语。指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宋代理学家把这十六个字看作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故名。参见“人心”、“道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