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道士,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西南)人。曾隐居华山潼谷,与陈抟比邻而居,名声相齐,然道不同不相往来,陈抟放达,嗜酒任性。他却斋戒谨严,科仪尤精,于隐居处建坛场静室,五十余年早晚礼拜不断。善服气饵药,百余岁身体强健。太...[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北宋初道士,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西南)人。曾隐居华山潼谷,与陈抟比邻而居,名声相齐,然道不同不相往来,陈抟放达,嗜酒任性。他却斋戒谨严,科仪尤精,于隐居处建坛场静室,五十余年早晚礼拜不断。善服气饵药,百余岁身体强健。太...[继续阅读]
宋代园林。在湖州(今属浙江)城西清源门内。为北宋丁注故居,故名。丁注字葆光,湖州归安人,熙宁进士,累官知永州。园前临苕水,中筑山凿池,号“寒岩”,一时名士皆作诗记之。临苕水建有茅亭,或称为“丁家茅庵”。...[继续阅读]
南宋园林。在湖州(今属浙江)城北奉胜门内。为丁姓者私园,园主曾官总领。初为万钟“南园”、杨氏“水云乡”之地,后合二园而为一。园前临溪,后依城,以假山、流水、砌台,构成胜景。春时放郡人入内游乐,州官每年出巡劝农还,必...[继续阅读]
又作丁线见、丁先现,人称“丁使”。北宋艺人。活动于神宗、哲宗、徽宗朝。曾任教坊使数十年,兼于勾栏作场。滑稽善讽,擅长歌舞,以谐俳著称于世,时人称其“捷才知音”。每于皇帝面前作俳,颇议正时事,故其嘲谑讽谏之事多见于...[继续阅读]
遭父母之丧。也叫“丁艰”。遭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称“丁外艰”;遭母丧或承重祖母之丧,称“丁内艰”。宋制,父或母亡故,文官一般皆应解官服三年之丧,实际时间为27月。承重者同此。如父母在短期内先后亡故,其解官持服的时间...[继续阅读]
南宋末经学家。字汉臣,号石坛。常德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一作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咸淳进士,官至翰林编修。入元屡征不仕,筑石坛精舍,教授生徒以终。生平研治《易》学,论《易》主张义理与象数并重。认为《易》之取象无非本体...[继续阅读]
又称“鸡舌香”。香药名。出产于大食(今阿拉伯)、三佛齐、闍婆(今印尼苏门答腊、爪哇)、蒲端(今菲律宾班乃岛)诸国,西域地区亦有出产。常绿乔木,以花蕾为芳香性调味药,其状似丁字,故名。能避口气之臭,宋廷郎官奏事,嘴里常咀...[继续阅读]
北宋语言学家。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后迁居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大中祥符年间,登服勤词学科。通判通州。为政则力主备边,曾上《备边要览》。未几,擢工部侍郎兼枢密副使,又上《庆历兵录》和《赡边录》。历官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