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哲学用语。初见于隋杨上善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北宋邵雍在以象数学解释《易·系辞传》时,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太极”是“无体”“不动的”“一”,但它可通过先天象数的规律而推演、变化出物质世界的无限多...[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宋代哲学用语。初见于隋杨上善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北宋邵雍在以象数学解释《易·系辞传》时,作了进一步发挥,认为“太极”是“无体”“不动的”“一”,但它可通过先天象数的规律而推演、变化出物质世界的无限多...[继续阅读]
宋代对初次卖给人家做婢女者的称呼。亦用以戏称朝中新进之人。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都下买婢,谓未尝入人家者为一生人,喜其多淳谨也。予在蜀中,与何之同阅报状,见新进骤用者,之曰:‘渠是一生...[继续阅读]
宋代各官府衙门的专门法规。与天下通行的普通法律不同,仅适用于某个部门。“条法”为“编敕”、“敕令格式”的别称。宋朝廷内外各司、地方各路帅抚、监司都有一司条法,《宋史·艺文志》即载有陈彭年编《转运司编敕》、吕...[继续阅读]
宋代俗语。指一身兼任多种清要的官职。冰有冰清之意,故有是称。宋王君玉《国老谈苑》载,陈彭年任翰林学士时,身兼十余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冰”。...[继续阅读]
北宋张载理学用语。源于《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说,张载所谓一,即“气”或“太极”,指事物的统一性;两,指统一物中包含着对立的两部分。“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一物而两体者,其太极之谓”。认为气是...[继续阅读]
北宋周敦颐理学用语。《通书·理性命》章曰:“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一,即太极;万,即由太极演化出的万物。认为万物是由五种特殊实物(金、木、水、火、土)变化而来...[继续阅读]
又称“俱胝一指”、“俱胝竖指”、“一指头禅”。禅宗公案名。宋代婺州(今浙江金华)金华山俱胝和尚以竖立一指作为化导学人的机法。先时,俱胝因有尼名实际三问“道得即下笠子”而不知应答,遂发愤参寻知识,后天龙和尚到其住...[继续阅读]
南宋末方回对江西诗派诗学渊源和领袖人物的概括。他认为“老杜诗为唐诗之冠,黄(庭坚)、陈(师道)诗为宋诗之冠。黄、陈学老杜者也,嗣黄、陈而恢张悲壮者,陈简斋(与义)也”(《瀛奎律髓》卷一),故主张“古今诗人”(实为江西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