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歆(约前53—前23年)约生于汉宣帝甘露年间,卒于更始时,字子骏。刘向季子。后改名为秀,字颖叔。“少以通《诗》、《书》,能属文”被成帝召为黄门郎。河平中奉命与父刘向领校国家藏书,他对“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刘歆(约前53—前23年)约生于汉宣帝甘露年间,卒于更始时,字子骏。刘向季子。后改名为秀,字颖叔。“少以通《诗》、《书》,能属文”被成帝召为黄门郎。河平中奉命与父刘向领校国家藏书,他对“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继续阅读]
1.关于《别录》是否为刘向纂集问题一般认为,《别录》是刘向纂集的,理由是根据《汉书》记述刘向校书经过及《七录序》所说“别集众录”和《隋书·经籍志》著录《七略别录》[1],二十卷,刘向撰,并于《簿录类》叙述“刘向《别录...[继续阅读]
《别录》和《七略》这两部重要目录并没有流传到后世。根据前人的考证,二书亡于唐末五代之乱,宋初人已没有见到。清代学者为了恢复二书的面貌做了大量的辑佚工作,所以现存辑本有六七种之多,如洪颐煊的《问经堂丛书》本、陶...[继续阅读]
西汉末年,由于王莽篡夺政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战乱,图书遭到了很大的散失。光武帝刘秀重建东汉政权后,为了加强政治思想统治,特别尊崇儒学。于是,一面“先访儒雅”,希望儒家人物和新政权合作;一面进行“采求阙文,补缀漏逸”的...[继续阅读]
东汉一代,目录事业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班固所撰的《汉书·艺文志》上。《汉书·艺文志》是《汉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班固(32—92年)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和帝永元四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他是东汉初年...[继续阅读]
《汉书·艺文志》的体裁是前有总序——概述汉以前的学术概况、汉初至成帝时的图书事业、刘向的校书程序、刘歆的完成《七略》和自己的编成《汉志》等内容。这篇总序既是东汉以前的学术史和目录学史的大纲,又表明了《汉志...[继续阅读]
《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因《七略》之辞”而成书,所以从唐代史评家刘知几始,就对此大加抨击。刘知几在《史通·书志》中说:《艺文》取刘歆《七略》,因人成事,其目遂多。宋代学者郑樵在《校雠略·编书不明分类论》中也说:孟...[继续阅读]
《汉书·艺文志》始创史志目录一体,使目录成为正史中的组成部分,存历代典籍之要,开千百年史志目录之局,后世正史中,自撰者有隋、唐、宋、明的经籍、艺文各志,清代学者更多方补苴缺志,形成通纪历代藏书的系统目录,与国家、私...[继续阅读]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的时代,但图书事业则由于文化兴盛而有所发展。当时不仅有外来的佛经译书,在文史方面如五言诗、乐府诗、文学批评著作、起居注、地方志和氏族谱等等,在数量上都有所增多,需要搜集整理;而...[继续阅读]
西晋统一,社会经济得到初步稳定,文化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图书的征集和典藏工作逐渐展开,图书数量增多,所谓“晋氏承之,文籍尤广”[1]就指此事。因此,目录事业也随之取得一定的成绩,它主要表现在荀勖的目录事业活动中。荀勖字...[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