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诗歌 > 列表
诗歌 共有 2229 个词条内容

立意

    诗人写作时确定主题思想,称为“立意”。“意”,即诗的思想内容,在一篇作品中起支配作用。“文以意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古人主张“意在笔先”,在执笔前反复提炼主题;“以意役法”,诗的形式要服从内容。...[继续阅读]

诗歌

炼意

    对诗作主题的提炼。“善作文者,能于将作时删意”(魏��:《日录论文》)。“删意”即“炼意”。意要求深,求新;深而不涩,新而妥,奇而确。...[继续阅读]

诗歌

意象

    英文是image,又译作“影象”、“形象”、“幻象”。即想象中的具体形象,它经过诗人幻想加工创造而成,从生活真实到达艺术真实的形象。诗人艾青认为:“意象是纯感官的,意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诗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继续阅读]

诗歌

象征

    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之一。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事物、事理。如我国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见诗集《双桅树》)中的“橡树”,是诗人爱情的象征。全篇用象征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感:“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继续阅读]

诗歌

通感

    修辞手法的一种。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以增强诗的艺术感染力。韩愈诗《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继续阅读]

诗歌

想象

    诗人创造形象的能力。由此及彼,浮想联翩,扩大艺术的容量和加强艺术的形象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神思方远,产生艺术的创造力。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诗人要不断深入观察和思考各种事物,积累广泛...[继续阅读]

诗歌

比兴

    形象思维的表现手法。宋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螽斯》注)“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雎》注)比兴是我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继续阅读]

诗歌

含蓄

    意在言外,余意无穷,称为“含蓄”。刘勰认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心雕龙·隐秀》)。古代诗人甚至提出:“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姜夔:《白石诗说》)。“内外含蓄,方入诗格”(梅尧臣:《续金针诗话》...[继续阅读]

诗歌

渲染

    原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现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描写的对象,进行多方面的形容、描绘和烘托,创造某种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对琵琶声的描写,就通过“如急雨”、“如私语”、“落玉盘”等情景...[继续阅读]

诗歌

比喻

    修辞格的一种。又称譬喻。借用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事理。《礼记·乐记》:“不学博依,不能安诗。”比喻使诗意形象,深刻。“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李瑛:《我骄...[继续阅读]

诗歌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