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远古”。中国古代历史分期术语。一般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及稍后一段时期的历史。《易》:“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商君书·开塞》:“上古亲亲而爱私”。《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又称“远古”。中国古代历史分期术语。一般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及稍后一段时期的历史。《易》:“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结绳而治”。《商君书·开塞》:“上古亲亲而爱私”。《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继续阅读]
历史理论术语,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思想上层建筑,即人们的政治、法律观点、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一是政治上...[继续阅读]
书名,一卷,明末孙承泽撰。孙氏于明亡后退居西山,自号“退翁”。家富藏书,乃从事著述,此随笔为其中一种。因为作者山居时所作,故名。全篇旨在痛心亡国之际,援古证今,探讨明朝兴衰之由,以作鉴戒,其中不乏精彩之论,如国家不用人...[继续阅读]
美国历史学家,美国新自由史学派代表人物。193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54~1961年任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1961~1964年任肯尼迪总统特别助理。1966年起任纽约市立大学人文科学教授。主要著作有《杰克逊时代》、《罗斯福时代》、《罗...[继续阅读]
文章名。唐柳宗元撰。约800言。元和八年(813年)六月,韩愈以比部郎中兼史馆修撰,曾致函刘秀才轲,叙述其深恐修史将遭刑祸的心情,认为“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至引自古为史鲜有好结果者为证。柳宗元得...[继续阅读]
文章名。唐刘知几撰。约150言。郑惟忠时为礼部尚书,尝问知几:“自古以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知几撰是文作答。认为:“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史家三长”之说于此提出。史才指史...[继续阅读]
东晋史学家。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孝武帝时官至荆州从事、荥阳太守。习凿齿勤于著述,撰成《汉晋春秋》54卷、《襄阳耆旧传》5卷、《逸人高士传》8卷。在史学思想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继续阅读]
英国编年史学家。因就读于巴黎大学,故称“巴黎的马太”。1217年入本尼狄克特僧团的圣阿尔班兹修道院为僧。在寺院中以学者、抄写员和艺术家的身分取得优异成绩,深得国王亨利三世的宠幸,曾应邀出席宫廷活动,有取得文件与资料...[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