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三长制

    北齐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北齐对北魏的“三长制”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于公元564年规定:十家为比邻,设邻长,五十家为闾里,设闾正,一百家为族党,设党族和副党。可见,北齐较之北魏,农村基层组织的规模有所扩大。...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隋唐乡里制

    我国隋唐时代的农村基层组织。乡里制开创于隋文帝,完善于唐太宗。唐代,凡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三家为保。每里设里正,其职责是排查户口,课植农业,稽察奸宄,催课赋税。乡里制的重点是里,与秦汉时期乡亭制的重点是乡形...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唐城坊制·郊区村制

    唐代京都和郊区的基层组织形式。唐时,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对城里居民按坊编制,设置坊正;对郊区居民按村编制,设村长。坊正和村长的职责,侧重于警察与收税。...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宋朝三保制

    宋朝的农村基层组织。即都保、大保和保。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与客户,每十家组成一保,设保长;五十家组成一大保,设大保长;五百家组成一都保,设保正与保副。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从居民中推出。保中的居民称保丁,保丁按二丁...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元朝村社制

    我国元朝的农村基层组织。元朝是蒙古族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实行蒙汉分治。当时的农村基层组织为社。五家编为一社,设社长;社长由汉族的地主、乡耆担任。担任社长的条件是“高年,晓农事”。社长之上,另由蒙古提点官进行监督...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明朝里甲制

    明朝的农村基层组织。即一百一十户为里,里有里长,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甲首,其余百户为十里,并推年高德劭者为一里的里老,其职责是劝民为善。里中设乡约亭,以揭示一里之规约,设社坛,以祀五谷之神,而祈丰年;设社仓以储粟米,而备...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清朝保甲制

    清朝农村基层组织形式之一。是承袭宋朝保甲组织发展而来的。以十户为一牌,设牌头,十牌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保甲组织的职责,主要是维持社会治安,防止人民反抗。...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清朝里社制

    清朝农村基层组织之一。这种组织是承袭明代里社制发展而来的。即: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选丁多者十人为里长,其余百户编为甲。里长轮流担任,每五年编审一次。里社组织的职责侧重于征税。...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太平天国乡官制

    太平天国县以下的基层政权。是按照《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仿照太平军军制组织起来的。编组方式,“五家立一伍长,二十五家立一两司马,百家立一百长(即卒长),五百家立一旅长(即旅帅),二千五百家立一师帅,一万二千五百家立一军...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城镇·乡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地方基层制度。大致来说,1914年以前,在北方大都沿袭清朝末年的城镇、乡制;在南方一般是市乡制。南北两种制度,大同小异,只是城镇改为市而已,并无本质的区别。所谓城镇,是指府、厅、州、县所在地的城厢和县...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农村工作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