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经》《易传》和《易纬》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上下两篇,两篇合起来为 六十四卦。
《易经》上篇共三十卦,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 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盅、引临、观、噬嗑、贲、剥、 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下篇共三十四卦,为咸、恒、遁、大 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央、姤、萃、升、困、井、 革、鼎、震、良、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 济、未济。
上篇又称《上经》,下篇称《下经》。古代注家对上下两篇的总旨有不同 说法,《易纬·乾凿度》说:“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 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韩康伯注《序卦》则曰:“先儒以乾至离为《上 经》,天道也。咸至未济为《下经》,人事也。”
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卦有六爻,各爻皆有爻辞,而乾、坤两卦因 系纯阳纯阴,又各多一爻辞,共三百八十六爻辞。
《易传》又称《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系辞上》 《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是最早解释发挥《周易》 卦名、卦辞、爻辞的权威著作。
其十篇分七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1.《彖》 分上下两部分,彖传随经,每卦一条,列于卦辞之后,是对卦 辞的判断。“彖”是一种有利牙的兽名——茅犀,犀为独角,知几知祥,是 彖者,取于几也,是断的意思,彖辞即是说明卦的意义。
2.《象》 也分上下两篇,即大象、小象。大象每卦一条,列彖传之后; 小象每爻一条,列爻辞之后。《系辞》说:“易者,象也。”“立象以尽意,设 卦以尽情。”“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说明卦辞和爻辞的意义是根据卦象 比拟出来的,即《系辞》中两次提到的 “圣人有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 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大象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上下两个八卦, 据八卦象征的事物和上下两卦的位置关系来说明全卦的卦辞。小象以各爻 的位置为主,说明每一爻辞。象辞也是爻辞的依据,故《系辞》说:“彖者, 言乎象者也。”
3.《系辞》 也分上下两篇。它是《易》的整体概论,不仅解释卦辞、 爻辞,并从哲理的高度解说《易》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命题,还道出了 《易》的基本原理,对《易经》的思想有了比较系统的发挥。《系辞》是中国 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论文。
4.《文言》 是对六十四卦中的乾、坤两卦的详细说明。“文”,许慎在 《说文解字》中说:“文者物象之本”“文者章也。”又有修饰之义。故《文 言》是用文字记载前人对乾、坤两卦的言论。乾、坤两卦是六十四卦的基 础,《文言》就是专论这两卦的义理,分附于二卦之后。
5.《说卦》 总说八卦所代表的事物和所体现的原理及其变化,如“易 数”“三才六位”,八卦之“卦位”、功能、特性,及“远取诸物”“近取诸 身” 的比拟等,如《周易正义》所说:“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 《说卦》在《十翼》中成书最早。
6.《序卦》 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说明。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是有其 深层蕴意的,体现了一种阴阳对应变化的观点,唐代孔颖达曾以“二二相 耦,非复即变” 的话进行过总结,近人尚秉和也说:《上经》始乾、坤,终 坎、离,而以否、泰为枢纽;《下经》始咸、恒,终既济、未济,而以损益 为枢纽。其间次序,皆有深意。圣人虑后妄人,或有乱其卦序者,故为此以 绾绶之,其意义可不深求也?值得提及的是,马王堆出土帛书《易经》中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和今本不同,始于乾而终于益,说明西汉初《周易》有 不同的版本。被《序卦》所解说的是今本,而正因为《序卦》的解说和推 广,今本才成为正统,流传下来。
7.《杂卦》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和刚柔对立的意义,其内容杂揉各卦, 对相反卦之卦义错综对举,如言“否、泰,反其类也”“革,去故也; 鼎, 取新也; 小过,过也; 中孚,新也”“归妹,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等等。总不外乎穷变通久之义。《杂卦》是用歌诀的形式记述了上述内容, 便于记忆。
《周易》在传播中,其《经》和《传》,版本概念不断改变: 有时《周 易》仅指六十四卦的《经》,有时又包括《十翼》的《传》; 有时《易经》 仅指六十四卦的《经》,有时《易经》又把《十翼》包括进来,《经》《传》 合一。
在先秦,六十四卦的上下两篇只称《周易》,对《十翼》也有《易传》 的称谓了,如《战国策》中曾有“是故《易传》不云乎”的记载。
自西汉始,人们将《周易》称为《易经》,同时将《十翼》也列为经文 了。又在《汉书》或《史记》中称为《易大传》。如《汉书·艺文志》说: “《易经》十二篇。”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其《十翼》 之名,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 也。”至东汉,经学家郑玄将《经)与《传》合为一书,但各自成篇。到魏 晋时期,王弼把《彖》《象》按六十四卦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词 后面,又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两卦后面,称“王弼本”。宋代,邵 雍、吕祖谦、朱熹等皆恢复汉代古本,朱熹用吕祖谦本,依《汉书·艺文 志》“《易经》十二篇”之数,从颜师古“上下经及《十翼》”之者,写成 《周易本义》。该书在形式上复汉本之状,但又将“河图”“洛书”及太极图 等九图列于卷首,其“河图”“洛书”等语虽先秦史书有零星记载,但系统 论述乃是宋人所首举。清代康熙年间,李光地受钦命,撰《周易折中》,又 将《经》与《传》分开。
目前,《周易》的版本大致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周易》或称《易 经》,仅指六十四卦的上下两篇;《易传》或称《周易大传》也独立成书。第 二种形式是《周易》(或称《易经》)一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六十四卦上下 两篇,另一部分是称《易传》(或《周易大传》)的《十翼》十篇。第三种形 式是按王弼本,以六十四卦为框架,把《文言》《彖》《象》拆开,分别配于 每卦的卦辞与爻辞后面,再合《系辞》《说卦》于《杂卦》。
历代研究《周易》 的方式和其他经典一样有“经”“传”“注” “疏”“纬”等形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对“经” 的解说为 “传”,除《周易大传》外,还有许多解《周易》的 著作也称“传”,如春秋时曾有《子夏易传》,宋代程颐作《易传》等,也有 许多作者之书名不称“传”,但也属于“传”一类著作,如魏·王弼作《周 易正义》、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宋·司马光作《温公易说》、宋·朱 熹撰《周易本义》、宋·耿南仲作《周易新讲义》、宋·赵善誉作《易说》、 清·惠栋作《周易述》、清·李光地作《周易折中》、近代尚秉和著《周易尚 氏学》等等。
“注”也是解说《周易》的一种形式,对《周易》逐章逐句解释,如东 汉郑玄作《周易注》、魏·王弼作《周易注》、唐·陆德明作《周易释文》、 近代高亨作《周易古今注》等等。
“疏”是对“注” 的“注”。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前作的“注”也 成了“古文”,当代人理解困难,便给“注”再作“注”,成为“疏”。例如 魏·王弼作《周易正义》之后晋·韩康伯作注、唐·孔颖达作疏,清·王夫 之也曾作《周易稗疏》。
“纬”是侧重于从象数学发挥或横向联系来研究《周易》的著作,如东 汉时有《易纬》,郑玄为之作注。此外有不称“纬”而和 “纬”是一类的著 作,如宋·邵伯温著《易学辨惑》、宋·沈该撰《易小传》,宋·程大昌作 《易原》,宋·赵以夫作《易通》等等。
除“传”“注”“疏”“纬”之外还有“图解”“考略”“训诂”,以及专 述占筮之书,并有专门论及《周易》与医学的著作,如明·张介宾作《医 易义》,清·陈念祖作《易用》,清·唐宗海作《医易通说》等等。《四库全 书总目提要》对历代研究《周易》的论著作过统计:《易》类158部,1357 卷; 附录8部,13卷;存目317部,2371卷。涉及《周易》的古代学术著 作3000余种之多,构成了博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更多同类【周易与中医学】......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