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规定,民户有田的纳赋税,有丁的服差役。明初,“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1]而北方诸布政司,包括北平因需粮饷输边,“仍使输粟”。[2]嘉靖时,顺天府的各项税粮已全部改为折银。嘉靖元年,顺天府严万镗上疏要求恢...[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明代规定,民户有田的纳赋税,有丁的服差役。明初,“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1]而北方诸布政司,包括北平因需粮饷输边,“仍使输粟”。[2]嘉靖时,顺天府的各项税粮已全部改为折银。嘉靖元年,顺天府严万镗上疏要求恢...[继续阅读]
明代以前,北京郊区已有相当多的村落分布。明初,经过兵火战乱之后,北京四周诸处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于是移民实京。今大兴县采育一带,元时尚为永定河故道所经遗留的荒沙地。永乐二年,从山西等地移民至此,共立五十八营[2]。于是...[继续阅读]
在明代北京的畜牧业中首列养马。由于边备之需,明政府规定北京地区田地一半为农田,应差征粮,一半为牧地,免租养马。根据万历《顺天府志》所载,大兴县养马365匹,昌平651匹,平谷749匹,宛平916匹,怀柔1109匹,密云1710匹,顺义1923匹,房山...[继续阅读]
明代北京的手工业,仍然分为官营手工业和私人手工业两种。关于官营手工业的情况,元朝末年,北京城内的官府手工业已经衰落,经营很不景气,迄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官府手工业又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明朝北京的官手工业主管机...[继续阅读]
官手工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官手工业的基础是手工业者无偿服役的工役制度。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稀疏地出现,这一切都向官手...[继续阅读]
明初,由于官手工业相当发达,私营手工业的市场很狭小,再加上匠籍制度的束缚,私营手工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障碍,经营十分困难。明代中期以后,官手工业日益走向衰落,政府和宫廷消费也开始部分走向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场容量...[继续阅读]
明初,北京因兵火战乱,“商贾未集,市廛尚疏”[1]。明成祖迁都北京后,随着大批官僚士绅进入北京,北京城市不仅人口急骤增加,商业活动亦活跃起来。永乐二十一年,山东巡按陈济言:“…今都北平,百货倍往时。”[2]弘治时,京师已是四...[继续阅读]
明代北京的商业地区在元代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元代京城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于钟鼓楼一带。这主要是由于元朝的贵戚、功臣多集中于西城,城中的百货遂云集于此。此外,钟鼓楼地区临近积水潭漕运码头,南来北往的货物...[继续阅读]
京城中除了日常的商业交易外,还有定期的灯市、庙市等。灯市是一个很大的商业交易市场。灯市,“先为灯设也”。[1]后来,“至百货全集,乃合灯与市为一处”[2]。灯市“向设于五凤楼前,后徙东华门外”[3],从王府街东到崇文街西,“...[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