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地区的佛像锻造工匠群中,以其美森格为首的支系的传统根基在昌都,属康巴文化体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其美森格是昌都扎曲河北岸的柴维乡扎杂村人,约在1951年就迁往拉萨了。这个体系的工匠有的走出昌都,向拉萨,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拉萨地区的佛像锻造工匠群中,以其美森格为首的支系的传统根基在昌都,属康巴文化体系,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其美森格是昌都扎曲河北岸的柴维乡扎杂村人,约在1951年就迁往拉萨了。这个体系的工匠有的走出昌都,向拉萨,四...[继续阅读]
门拉是其美森格的大儿子。其美森格共有3个儿子,都随父亲学习打铜技艺。门拉和罗布占堆一起学徒。门拉:41岁。13岁学习手艺,也跟着叔叔威色学敲铜,还会铸造佛像。扎西次仁:37岁。是其美森格的二儿子,十三四岁随父学艺。加央...[继续阅读]
罗布占堆,出生于铜匠世家,西藏达孜县德庆乡白纳村人,后迁到拉萨市嘎玛古桑7组12号。现在已经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了。他13岁时跟随舅舅威色学习打铜手艺。藏族铜匠一般需要学13年才能学满出师,一个徒弟跟师傅学5~6年就基...[继续阅读]
曲扎是昌都体系中对铸造工艺掌握最优秀的工匠之一,他也是跟其美森格和威色学习手艺的,2005年曾在四川甘孜德格的白玉寺铸造佛像。藏族小型佛像铸造是一门特殊的传统工艺,首先是要塑泥型,然后起砂型,最后浇铸成型。有时分专...[继续阅读]
西藏昌都县柴维乡海拔3410米,柴维乡的翁达岗村是一个手工艺村。现有23户人家,194人,翁达岗所辖三个自然村都有铜匠和唐卡画匠。近年来这里的大部分手艺人都搬迁到四川的甘孜、德格,青海的玉树,以及拉萨、昌都等交通较发达的地...[继续阅读]
现在嘎玛乡里土村锻铜手艺最为优秀的当属仁增贡布家族,他们家的手艺是三代传承。第一代传承人:仁增贡布(1936~ )贡嘎平措(1958~ )第二代传承人:顿珠罗布(1962~ )措吉它青(1983~ )斯郎罗布(1986~ )第三代传承人:曲永智美(1988~ )德...[继续阅读]
嘎玛乡的纳耶村地处乡政府东边,坐落在扎曲河南岸的半山坡上,海拔约4300米。这里有10户人家,其中6户是打铜或打银的手艺人,全村人口90多人。这个村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有两户铜匠是当年修建嘎玛甘萨寺时请来的尼泊尔工匠的后...[继续阅读]
德钦然吉,60岁,19岁跟父亲学习打铜手艺,既打造大型铜佛像,也加工精细的银首饰。德钦然吉的家族是纳耶村最早的铜手艺人家,据说他们家是尼泊尔铜匠的后人。兄弟三人,老二西佳,铜匠兼村长。老三出家当喇嘛。老大与老二共娶一妻...[继续阅读]
加永尼玛是当地有名的银匠,比如村很多银匠和铜匠都是加永尼玛带出来的,他主要打银饰,包括妇女佩戴的各种首饰,以及寺庙中的各类法器、供器。加永尼玛如果活到现在应该有91岁了。仁钦工佈是加永尼玛带的第一个徒弟。仁钦工...[继续阅读]
嘎玛乡瓦孜村也在乡政府东边,仍然是在扎曲河南岸的山脚下,海拔比纳耶村低得多。这是一个银匠村,这里的藏族银匠以做妇女佩戴的首饰为主,由于分工专业,银匠们的手艺都很好。扎西拉达,45岁,上过一年小学,11岁跟父亲学做首饰,父...[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