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残甲M2:390的清理与局部复原

    (1)保存状况和清理过程。残甲M2:390自1985年4月15日开始清理,至5月4日全部揭开,历时40天。残甲M2:390的残存块体较厚,呈卷曲状而互相纠缠(图2-6)。取回时其两端断残,从端面看犹如几个绞在一起的漩涡,并有一些金饰片杂错其间。残甲长......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3.小结

    通过对M2:390的整理和局部复原,使我们有可能对春秋晚期用于战马防护装具的结构特点做出以下的推测和描述:马头上装有马胄,根据DZ32残片判断,马胄的形状当如我们先前复原曾侯乙墓出上的皮马胄,胄体随马面制成壳形,从正中到两侧......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1.清理工作概况

    由擂鼓墩一号墓北室整体取出的皮甲,计有两组,分别装箱。其中第一组保存面积较大,以出土方位而论,东西长约1.3米,南北宽约1米,西南部厚0.3米,西北部厚约0.1米,系由多件皮甲重叠交错地放在一起。清理时以这一组为重点,将表面的一......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2.皮甲的形制和结构

    出土皮甲均由各式甲片编缀而成,皮甲片在皮质外表髹漆,漆膜厚薄不一,除少数甲片髹红漆外,多数片上均髹黑漆。现存甲片的皮胎虽已腐烂无存,仅剩下漆壳保存下来,但有的漆膜内面,还遗留着皮胎两面上不同的痕迹,毛面一侧的痕迹较......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3.马胄和马甲片的形制

    在第一组甲片中,清理出两件比较完整的皮马胄(Ⅳ号、Ⅴ号)和一些皮马甲片(Ⅵ号、Ⅶ号、ⅩⅣ号),现分述于下:(1)Ⅳ号、Ⅴ号马胄。位于第一组甲片的东南部,部分被Ⅰ号甲裙部压残,并有部分散乱马甲片混于其间,且有鲜艳的纹饰(图......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4.关于人甲胄上甲片的分类及组合

    这次清理出来的十多副甲胄的形制和结构大致相同。现以Ⅲ号甲胄为例,根据甲片形状、穿孔等特点划分型式如下(图3-31):A型:窄长条形,可细分为三式。a式(Ⅲ:55),宽约8厘米,长26.5厘米。顶上3厘米一段为领口折缘,无孔:下面两侧有0.5厘......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5.小结

    对古代皮甲的发掘整理,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考古技术工作。这次通过对随州擂鼓墩一号墓的皮甲在发掘现场的观察、保护和整体起运,以及在室内清理时编号、照相、绘图、文字记录、制作模型、复制标本等一系列工作,积累了经验,总......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注释

    [1]随州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2]杨泓:《中国古代的甲胄(上篇)》第一节《古代的皮甲》,《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第21-22页。[3]漆甲,见《左传·宣公二年》,组甲,见《左传·襄......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1.关于 “马甲” 的一些问题

    文中所称的“马甲”分作遮护马体的左侧和右侧两组,即为马身甲,实际还包含马颈甲。据文中“马甲各型甲片排列顺序表”,核对文中图七,可知马身甲左侧部分保存较好,基本保持着上下4排多数甲片的组合关系。即第1排(由上向下数......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2.“人甲”当为马颈甲

    通过对文中图六“马胄、人甲出土时叠压情况”的分析,可知马胄之下叠压着相似的两组甲片。上边的一组甲片保存完整,这里定为甲组,其甲片正面朝上,以右为顶,以左为底,横向5排,自上而下依次叠压;纵向5列,自当中向两侧对称地叠压......查看详细>>

标签:甲胄复原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