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承传千年的《甲乙》春秋

    (一)《针灸甲乙经》成书的历史背景《针灸甲乙经》(以下简称《甲乙经》)成书于魏晋之际,彼时,正统儒学衰落,老庄学说流行,佛教兴起,道教发展。皇甫谧一方面亲身经历了社会的动荡,看透了朝政腐败导致的世风日益颓废、虚诞和浮......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三、皇甫谧学术思想的传承

    “2006中国·灵台(国际)皇甫谧中医针灸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学术交流大会与皇甫谧文化节于2006年9月在平凉市灵台县进行,盛况空前。在纪念针灸学家皇甫谧先生诞辰1791周年之际举行了万人公祭皇甫谧大型文化活动,还举行......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附: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简介

    皇甫谧文化园位于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境内,依托皇甫谧古墓修建而成,集中医文化研讨、科普教育、学术交流、拜谒参观、休闲养生于一体。园区总占地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突出晋、汉风格,内设皇甫谧......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一、敦煌医学,医学新宠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支,是关于整理研究敦煌遗书、敦煌壁画以及敦煌文物中医药史料的一门学科。敦煌医学的内涵可以从地名学、医学内容及医学体系三个方面来认识。从地名学角度来说,是因为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5万卷左右......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二、学术价值弥足珍贵

    (一)填补隋唐前后医学典籍之空白我国在六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医学著作甚多,但这个时期的大批的医书中能够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很少,只有《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书。敦煌......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三、敦煌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敦煌医学的研究在甘肃中医药大学有近30年的历史。多年来,学校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融入教书育人过程中,成效显著,因而在2007年10月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充分认可。为了进一步发挥敦煌医学办学特色优势,2008年4月学......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一、得天独厚岷当归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岷县当归以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佳,古今中外医学界公认“岷归”为道地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当归能上能下,可攻可补,有活血......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二、西部高原显大黄

    大黄又名黄良,华佗弟子吴普曾以“肤如”命名载于《吴普本草》,这可能是中国人的皮肤颜色是黄色的缘故。华佗另一弟子李当之以“将军”之名收入于《李当之药录》,是因为大黄的药力峻猛,推陈出新,犹如勘定祸乱而致太平的将军......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三、纹县药圃述党参

    党参为中医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党参品种较多,甘肃道地药材纹党来源于桔梗科植物素花党参的干燥根。甘肃省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四、逆境造化利黄芪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耆”意指的是稳重而有威望的老人,黄芪为补药之长,因之称其为“黄芪”。黄芪的药用历史至21世纪初已有2000多年,最早的应用记录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查看详细>>

标签:甘肃中医药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