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主力脱离陕甘宁边区后方基地挺进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给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平型关战役后,华北进入深秋、初冬,干部、战士穿着单衣、草鞋,有时因吃不上饭影响作战行动。人多枪少,不少人背着大刀、扛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八路军主力脱离陕甘宁边区后方基地挺进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给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平型关战役后,华北进入深秋、初冬,干部、战士穿着单衣、草鞋,有时因吃不上饭影响作战行动。人多枪少,不少人背着大刀、扛着...[继续阅读]
武汉,由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成,位于华夏腹地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和长江、汉水的交会点,为长江中游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顺江而下,东经赣、皖、苏,直抵上海;溯江而上,西联川、滇;南通湘、广;北穿豫、冀,可达平、津...[继续阅读]
广州、武汉失守后,国际国内形势和敌、我、友的方针、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在军事战略上,被迫由速战速决转入战略持久,不得不准备长期对华作战,但为准备南进,又急于解决中国问题;由战略进攻改为以保守占领区为...[继续阅读]
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山东纵队刚刚成立,缺乏骨干;抗日根据地初创,尚没有普遍建立抗日政权,且不巩固。为增强山东敌后的骨干力量,发展与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军委于1938年11月25日指示八路军总部,令第115师师部...[继续阅读]
1938年10月,全国抗战刚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时,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已发展到约10万人,并初步创建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但部队成分新,缺少骨干,战斗力较弱,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党政建设不够有力。针对这种状况,中共中央军委命...[继续阅读]
广州、武汉失守后,冀南平原成为日军华北方面军进攻的重点地区。1938年11月14日至30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14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各一部,共3700余人,侵占了冀南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边缘的宁晋、故城、恩县、高唐和永城及鲁西北平...[继续阅读]
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低为次要矛盾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于1936年5月8日决定创办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抗大”)在瓦窑堡正式成立,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继续阅读]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作战1939年5月8日至9日,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0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旅团各一部,共5000余人,分别由五台县城、繁峙及其以东的砂河镇、大营出动,合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五台县城东北的豆村和台怀镇...[继续阅读]
冀中平原军民反“扫荡”作战为准备对冀中进行全面“扫荡”,日军华北方面军以第110师团一部,先后于1940年2月21日至3月5日和3月17日至30日,由定县、安国和高阳、河间、武强、安平、蠡县出动,分别对滹沱河两岸和滹沱河以北、潴龙...[继续阅读]
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中共倡导、全国人民压力和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威胁下,与共产党正式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携手抗日。但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诱降为主、军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