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指算来,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何况已年逾耳顺。对一个渐入老境的人来讲,最为紧要的,恐怕不是别的,而是后世的尊敬和历史的认可,所以,如何评价“老之将至”的当代...[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屈指算来,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何况已年逾耳顺。对一个渐入老境的人来讲,最为紧要的,恐怕不是别的,而是后世的尊敬和历史的认可,所以,如何评价“老之将至”的当代...[继续阅读]
选编者按:2012年12月1日,由《文汇报》与《文学报》联合主办的“诺贝尔文学奖与当代文学价值重估”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文新报业大厦举行,来自全国及上海本土多所知名高校、文学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的30余名专家学者就如何理性看...[继续阅读]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课题中不约而同地,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叫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初步的讨论使我们意识到,这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继续阅读]
文学评论必然要影响社会公众,它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公众的价值选择。近年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中有种倾向值得人们加以关注。有人完全否定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七年文学”,认为那时的文学只有“负面的价值”...[继续阅读]
洪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您讨论文学史写作的有关问题。近年来当代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缘起于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和陈思和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的出版...[继续阅读]
“十七年文学”(包括“文革文学”)已日益成为学界关心的话题。有论者认为这是90年代以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史意识觉醒”的一个标志。①但事实上,9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卷土重来”不过是个...[继续阅读]
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几年,有所谓“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兴起。当时,有一个叫李剑的人写了《歌德与“缺德”》这样的文章,对揭露伤痕、反思历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但李剑的文章立即激起批评界和广大...[继续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唐弢等先生著文指出,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洪子诚先生认为,“唐弢先生说的当代文学不宜写史,主要是对当代人处理新近发生的事情的可靠性的怀疑。时间过于靠近,心理、情感缺乏距离,大概就容易看不清楚,过于情绪...[继续阅读]
通常文学意义上的“红色经典”是指共和国初期产生的“革命历史小说”,具体是指产生于1949年至1966年之间的一大批长篇小说,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即《红日》(吴强)、《红旗谱》(梁斌)、《红岩》(罗广斌、杨...[继续阅读]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学)话语类型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一种标志性、阶段化的文学经典现象,它具体指代的是20世纪50、60年代曾产生巨大影响的如俗称的“三红一创”“保林青山”等主流性作品。问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