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国三十年(1941)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所订的制度。招雇的多为湘西石工。每场得汞2公斤以下者称“探巷”,资方给钱收购,不收留成。每场得汞2公斤以上者称“采巷”,资方抽地二成后再予收购。后来又改变抽利方法,如1944年规...[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这是民国三十年(1941)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所订的制度。招雇的多为湘西石工。每场得汞2公斤以下者称“探巷”,资方给钱收购,不收留成。每场得汞2公斤以上者称“采巷”,资方抽地二成后再予收购。后来又改变抽利方法,如1944年规...[继续阅读]
这是汞业管理处后期所采取的工资制。受雇的多为不愿包工的外来工人。据亲历里工制的退休工人陈光庭回忆,里工作息时间为:每日清晨6时进洞打眼——10时量炮——11时出洞用餐——12时再次进洞——下午4时出洞用餐——6时又进洞...[继续阅读]
1937年8月有一张月俸表,上列37人的月额。局长252元,股长90元,工程、事务、会计员各40-60元,近30名各种工人平均10元。这样工人与局长收入相差25倍,是一般管理人的四到六分之一。1946年4月14日,万山里工在无法生活的情况下,联名给汞业...[继续阅读]
工人成年累月劳动,被榨干了血汗,民歌:“三碗岩巴当顿饭,烂布筋筋当衣裳。”“活人成了鬼打扮,烟子病魔把身缠。”正是当时矿工生活的真实写照。矿务局在四十年代的一份报告中说这些工人“多数虚弱,渐渐脱形。”可见他们被...[继续阅读]
工人下井采砂,就像进了18层地狱,里面充满了矽尘和桐油烟子,昏沉沉不见光明。更可怕的是处处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叫人胆寒的“一死三关”就曾使许多工人无辜丧生。爆破用的黑火药,需要人工将硝石、硫磺、木炭按比例混合,然后在...[继续阅读]
井下劳动条件极差,洞内用桐油灯照明,用铁条手锤打矿,空气不足,又不通风,黑烟弥漫,矽尘飞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年累月地劳动,只要三、四年,没有一个不染上烟子病的。染病后既无医药治疗,生活又无保障,因此年纪轻轻就有把命断...[继续阅读]
历来的资本家,都豢养了一批管班、监工,欺压工人。如德镒和砂厂的管班李银生、陈通富、张老黑、李冬生等,益民公司的陈科子等,都是极其凶恶的虎狼。只要工人稍有冒犯,就会受到不堪忍受的土刑罚之苦。1948年,万山工人黄昌红失...[继续阅读]
“一九三九年,矿工苦难言;血债血来偿,刀砍金委员。”这首民谣,记录了万山汞矿岩屋坪矿厂工人首次斗争的历史。1939年2月,在矿工生活极其困苦的矿务局接管初期,岩屋坪矿厂来了一个总管班,名叫金忠镕。他40开外,北方口音,高高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