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物的单体形态矿物的单体形态是将观察到的切面形态在空间上联系起来所得出的立体图形。矿物具有结晶习性,常见矿物的形态是已知的。对于常见矿物,只要具备矿物学知识,观察少数几个方向的切面形态,就可得出单体的形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矿物的单体形态矿物的单体形态是将观察到的切面形态在空间上联系起来所得出的立体图形。矿物具有结晶习性,常见矿物的形态是已知的。对于常见矿物,只要具备矿物学知识,观察少数几个方向的切面形态,就可得出单体的形态...[继续阅读]
糙面(Roughsurface)即偏光显微镜下所见矿物的粗糙表面,是光线通过矿片后产生的一种光学效应,是人对矿片表面粗糙程度的一种视觉,并不代表矿片真实的物理粗糙程度。磨制的矿片表面,一般总不同程度地有显微凹凸不平。当覆盖其上...[继续阅读]
突起(Relief)是指矿物表面“高出”薄片平面,类似于“正地形”的现象。在薄片中,有的矿物看起来像高高地漂浮于其他矿物之上,有的矿物则像平平地躺在薄片平面上。突起就是用于表征矿物这种“高低不平”的现象的。突起也是光线...[继续阅读]
闪突起(Twinkling)是指旋转物台时,矿物(一般是无色矿物)切面的突起时高时低,发生闪动变化。突起高时,边缘、糙面较明显,矿物表面灰度深;突起低时,矿物边缘、糙面不显,表面亮度大。这种现象类似于颜色的吸收性(后述)变化,因此又将...[继续阅读]
解理(Cleavage)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学方向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是鉴定矿物的特征之一。在显微镜下见到的不是解理面本身,而是解理面与薄片平面的交线,这条交线一般为一条明显的黑线(图版Ⅲ-1、2),称为解理纹(Traceofc...[继续阅读]
解理的完善程度一般分为三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和不完全解理。解理的等级,在显微镜下只能通过对解理纹的观察进行确定。图3-16解理的等级示意图(A)黑云母的极完全解理;(B)角闪石的完全解理;(C)橄榄石的不完全解理(1)极完全解...[继续阅读]
当矿物具有多组解理时,要测定解理夹角。不同的矿物,解理夹角不同。如辉石两组解理的夹角为93°和87°(图版Ⅲ-4),角闪石两组解理的夹角为124°和56°(图版Ⅲ-5)。解理夹角也是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图版Ⅲ解理夹角即两个解理面...[继续阅读]
晶体光学中所指的矿物的颜色(Colour)是以白光作光源,矿物在单偏光镜下(或薄片中)的色泽(或色彩),严格地说应称为矿物的镜下颜色,以区别矿物在手标本上的颜色。矿物的镜下颜色是矿物对白光中不同波长单色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继续阅读]
均质体矿物,光性上表现为各向同性,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不随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旋转物台,均质体矿物的颜色色彩和浓度不会发生改变。非均质体矿物光性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随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在...[继续阅读]
对矿物的多色性进行描述,首先要对其特征性的颜色进行描述。颜色色彩一般用原色和混合色名称来称呼,如紫红、橙红、品红、绿、黄绿、青绿等,但在岩矿鉴定和宝玉石鉴定中有时也用品名色,如橄榄绿、苹果绿、柠檬黄、威尼斯红...[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