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考古发现器物的用途和用法,始终是考古工作中的难题。特别是史前时期的器物,由于去今已远,与今天所用之物已无相似之处;加之,缺乏文字记载可供征引,其用途用法之确定尤为困难。本篇再举笔者作过初步考察的几种器物...[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如何确定考古发现器物的用途和用法,始终是考古工作中的难题。特别是史前时期的器物,由于去今已远,与今天所用之物已无相似之处;加之,缺乏文字记载可供征引,其用途用法之确定尤为困难。本篇再举笔者作过初步考察的几种器物...[继续阅读]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近年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它不仅对研究东南沿海地区远古社会有重要价值,而且能为考古学和史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不少有用的资料。“骨耜”就是这样的重要资料之一。“骨耜”自出土以来,释者颇众...[继续阅读]
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已知用火。最初只会利用天然火。即从自然界偶然发生的火中取得火种,尽量保持不灭。由于这样用火不能保证经常性和持久性,随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乃有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人工取火大约始于旧石器...[继续阅读]
前言傣族自来以陶器著称。(明)《百夷传》云:“百夷(傣族先民)……所用多陶器。”直至现代,傣族仍保存传统制陶方法,而邻近的其他民族多不会制陶。据我掌握的线索,仅就滇西南傣族而言,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至少还有三十个村寨保...[继续阅读]
当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过着定居的生活之后,常常建造一种供许多家庭集体居住的原始公共住宅。这种公共住宅或称“长房”(longhouse)。例如:著名的北美印第安人中易洛魁部落便有这种长房,他们自称为“长屋之民”。实际上,世...[继续阅读]
云南永胜县东南约35公里的他鲁河畔,有一部分居民,自称“他鲁苏”,他族称之为“他鲁人”。语言和彝语相近,被划为彝族的一个支系。他鲁人在婚姻制度和生活习俗方面,保存不少古老的习俗,羊骨卜便是一例。这是研究中国古代甲骨...[继续阅读]
西南少数民族之中,迄今仍保存一种以羊肩胛骨占卜的习俗。它对于研究和复原古代骨卜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龟甲卜,是颇有助益的。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笔者对此问题作过多次调查。本文再对四川凉山彝族和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羊骨卜...[继续阅读]
人们谈到中国现代使用铜鼓的民族,每举苗族、布依族、水族、壮族等为例,殊不知云南佤族也是一个使用铜鼓的民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佤族在日常生活中仍经常使用铜鼓。甚至到了60年代,铜鼓虽已不再使用,还是作为珍贵之物保...[继续阅读]
铜鼓是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在滇、黔、川、桂诸省,不仅博物馆、文化馆中收藏和陈列着大批古代流传下来的铜鼓,而且有些少数民族迄今仍在使用铜鼓。现在铜鼓的研究工作已不再仅仅属于考古学的范畴,它也是民俗学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