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顶水平支杆的反力可用结构力学方法求得。常见荷载作用下的柱顶反力,有现成表格可直接查用。1.等截面柱柱顶水平支杆的反力等截面柱柱顶水平支杆反力的计算公式见表4-3。等截面柱柱顶水平支杆的反力计算公式表4-32.变截面柱...[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柱顶水平支杆的反力可用结构力学方法求得。常见荷载作用下的柱顶反力,有现成表格可直接查用。1.等截面柱柱顶水平支杆的反力等截面柱柱顶水平支杆反力的计算公式见表4-3。等截面柱柱顶水平支杆的反力计算公式表4-32.变截面柱...[继续阅读]
刚弹性方案建筑物所受的水平风力由于建筑物的空间工作性能,一部分由屋盖结构传到横墙,另一部分则仍由平面排架承受,故墙顶的实际侧移比不考虑空间工作的侧移要小。所以要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数ηi来确定分配给排架承受的水平...[继续阅读]
1.计算简图刚弹性单层建筑物的特点是屋盖在水平方向对柱顶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承作用,所以其计算简图和弹性方案的计算简图相似。仅在排架体系柱顶加上一个弹性支座,以考虑屋盖协助排架分担一部分水平力的作用。建筑物各层的...[继续阅读]
(一)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对于结构、荷载均为对称的多层多跨建筑物,因为不产生侧移,故其内力计算与刚性方案一样。对于一般常见的形状比较规则的多层多跨建筑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侧移往往比较小,为简化计算,这些...[继续阅读]
上柔下刚建筑物系指顶层不符合刚性方案要求,而下面各层由相应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可确定为刚性方案的多层建筑物。这种情况下,顶层可按刚弹性方案单层建筑物计算内力,其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根据屋盖类型和横墙间距确定;而下...[继续阅读]
上刚下柔建筑物系指底层不符合刚性方案要求,而上面各层符合刚性方案要求的多层建筑物。当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的中部开间,除底层外,各层均有横墙时(图4-30,a),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按图4-30(b)、(c)所示计算简图进行。...[继续阅读]
在砌体结构中,墙、柱的实际支承情况比理想的支承情况要复杂得多。支座的情况往往既不是完全铰接,也不是完全固定,其计算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和墙、柱上下端的支承情况等条件按表5-1采用。表中s为相邻横墙、窗间墙之间或...[继续阅读]
1.墙、柱高厚比的验算公式墙、柱高厚比系指砖墙、砖柱的计算高度H0与墙厚(或柱边长)的比值。高厚比的验算是保证砌体结构稳定和建筑物空间刚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与承载力计算是相互独立的。墙、柱的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式...[继续阅读]
对于带壁柱墙既要保证墙和柱作为一个整体的稳定性,又要保证壁柱和壁柱之间墙体本身的稳定性,因此需分两步来验算高厚比。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采用式(5-1)β=H0/h≤μ1μ2[β]验算带壁柱墙的高厚比时,公式中的h应改用带壁柱墙的折...[继续阅读]
1.计算单元多层刚性方案建筑物的承重纵墙一般较长,计算时仅取其中承受荷载较大、截面削弱较多而又有代表性的一段墙体作为计算单元,一般为一个开间,计算单元的受荷宽度为l1+l2/2(图5-9)。单元的截面计算宽度按表5-7规定采用。单...[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