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以近南北向的强烈的挤压构造为特征,同时伴有近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伸展。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向南逆冲的系列楔状构造体,几乎贯穿整个造山带,各构造单元分别由大型逆冲断裂系统分割。最北侧的边界断裂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以近南北向的强烈的挤压构造为特征,同时伴有近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伸展。喜马拉雅造山带形成向南逆冲的系列楔状构造体,几乎贯穿整个造山带,各构造单元分别由大型逆冲断裂系统分割。最北侧的边界断裂为...[继续阅读]
青藏高原新生代主要大型断裂构造分布见图4-1,本节简述各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图4-1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变形区划Ⅰ.秦祁昆走滑-挤压变形域:Ⅰ1.西昆仑构造区,Ⅰ1-1.西昆西构造带,Ⅰ1-2.西昆北构造带,Ⅰ1-3.西昆南构造带,Ⅰ2.阿尔金...[继续阅读]
在总结讨论上述重大问题之前,有必要强调岩石抬升、地表抬升和剥露三者涵义的区别,以便我们对构造隆升有更深刻的理解。地表抬升,即地表相对海平面的抬升;岩石隆升,即岩石相对海平面的抬升;剥露是指深部岩石相对地表的抬升...[继续阅读]
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或根据对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不同理解对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阶段作了不同的划分(表4-2),这些隆升阶段划分的不同意见,为我们认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阶段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划分多强调青藏高原作...[继续阅读]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其形成和扩展过程一直是研究青藏高原的中外地质学家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人们往往习惯于将一些局部的、片段的高海拔证据推广到整个青藏高原。近年来的研究说明...[继续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研究,试图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的地球动力学奥秘。早在20世纪20年代,Argand(1924)就注意到青藏高原双倍于正常地壳厚度的事实,认为其成因是由于印度地盾向北长距离俯冲楔入于青藏高原地壳之下的结果...[继续阅读]
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地质图是对青藏高原现有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中有关新生代地质过程的全面总结,力求反映青藏高原新生代客观地质实际和特点。但是,青藏高原涉及资料多,除了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系统1∶25万区域地...[继续阅读]
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程度相对滞后,而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显得尤为薄弱,特别是国土资源大调查以前,该区前寒武纪研究程度相对全国其他各地工作程度偏低。青藏高原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总体和其他地质工作统一部署、同步进行,前寒武纪...[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