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献的管理就是将已经收集入藏的文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登记、组织、布局、调整、清点和保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持馆藏文献处于良好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所利用,长期完整地保存下去。1.馆藏文献的登记馆藏文献...[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馆藏文献的管理就是将已经收集入藏的文献,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登记、组织、布局、调整、清点和保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持馆藏文献处于良好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所利用,长期完整地保存下去。1.馆藏文献的登记馆藏文献...[继续阅读]
馆藏文献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不断地补充新的馆藏文献,又要不断地剔除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的馆藏文献,这样才能不断净化和完善馆藏体系。对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的馆藏文献的剔除,要在...[继续阅读]
馆藏文献评价是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下一个业务循环的新起点。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转型期,对馆藏文献进行科学评价更具意义。1.馆藏文献评价的内容现代图书馆集文献信息组织、传递、利用为...[继续阅读]
[1]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6-18[2]吴晞.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1996(6).[3]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19-22[4]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继续阅读]
1.文献编目传统的文献编目就是制作目录卡片,现代编目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图书(或期刊)的信息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去,让读者能在网络上检索到馆藏文献(图书、期刊等)。编目的层次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最简单的层次)编目...[继续阅读]
文献编目包括一系列工作内容。如:拟定总体规划;设置编目机构与人员;制定编目规则与细则;编制规范文档;编制书目款目或记录,排列组织与调整目录;建立目录体系或目录系统;进行目录维护与更新等。针对具体文献的编目,可以概括...[继续阅读]
1.巴黎原则1961年10月9~18日,在国际图联(IFL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共同推动下,国际编目原则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atalogingPrinciples)在巴黎召开,有53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大会制订并通过了“原则声明”(习称“巴...[继续阅读]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数字化信息在图书馆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将占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网络正逐渐成为用户主要的信息来源。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基本上有三种方式。(1)用户用书...[继续阅读]
1.文献著录标准与规范文献著录标准,亦即文献描述标准,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随着计算机在文献领域应用的同时逐步发展起来的。为了促进各国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换,国际文献界于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项目...[继续阅读]
1.分类标引简介所谓分类标引(又称“归类”)是根据文献分类法对文献的学科性质及其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确定所属类目和给出分类号,用以揭示和组织文献及编制分类目录索引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同一门类的文献...[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