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对春小麦在垄作和平作两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对照平作栽培相比,5~10cm土层地温提高1.41℃;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摘要: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对春小麦在垄作和平作两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节水、增温效应,与对照平作栽培相比,5~10cm土层地温提高1.41℃;在相同的灌溉定额下...[继续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针对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继续阅读]
河西走廊以扩大带状种植(简称带田)、扩大高产作物玉米为主要内容的耕作改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带状种植形式上,经历了由大带到小带的发展过程。目前河西平川水地区带田形式——小带田,每一耕作带宽1.5m,边际效应显著,产...[继续阅读]
1概况小麦玉米带田是甘肃省灌区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从70年代初开始,我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在河西中部黑河沿岸的张掖、临泽和高台等地,借助外地经验,结合当地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土壤培肥、带幅大小、作物组合、品种搭...[继续阅读]
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系黄土雨养干旱农业区,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三料俱缺”。洮、岷高寒地带,系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低温冷冻,尤多雹灾,自然条件严酷。长期以来,因垦殖不当,植被破坏严重。据...[继续阅读]
近年来,甘肃省为发展中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和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已在该区的旱地农业向荒漠牧地过渡的过渡线附近,建成和将要建成灌溉农田各6.67×104ha左右,并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进行了种植制度改革,使粮食生产得到大幅...[继续阅读]
摘要:生产实践早已证实了豆科作物有其自身根瘤固氮、肥地养地增产的效应,本项试验是在当前甘肃省沿黄新灌区玉米间作套种豆类形式多样的情况下,研究豆类作物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合理利用技术,是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劳...[继续阅读]
摘要:采用三元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与油葵/豌豆带田混合产量、纯收益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氮肥是影响混合产量和纯收益的第一位因素,其次是磷肥,配施钾肥也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继续阅读]
摘要:耕作对黄绵土(CalcaricCambisols,FAO)、灰褐土(HaplicGreyxems,FAO)和典型褐灰钙土(OrthicBrownChernozem)的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黄绵土在开垦5年内0~20cm土壤有机碳损失了77%,损失速率为2.15t/hm2·yr,其主要原因为水蚀和耕作...[继续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立体农业的特点和与现代农业的关系,针对白银高扬程灌区立体农业发展的现状,确定了灌区立体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一系列能促进灌区立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关键词:高扬程灌区;立体农业现状;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