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笙《书画见闻录》中记苏汉臣一件作品:“画彩色荷花数枝,婴儿数人,皆赤身系红肚兜,戏舞花侧,第所奇者,花如碗大,而人不近尺。”很明显明清年画中的“娃娃戏莲”图像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工衍化而成。明清年画在形象、构图、设...[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谢笙《书画见闻录》中记苏汉臣一件作品:“画彩色荷花数枝,婴儿数人,皆赤身系红肚兜,戏舞花侧,第所奇者,花如碗大,而人不近尺。”很明显明清年画中的“娃娃戏莲”图像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工衍化而成。明清年画在形象、构图、设...[继续阅读]
艺术品的创造总能够映现那个时代的特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甚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年中众多节日的发展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继续阅读]
在古代绘画题材中,婴戏图并不是个大的题材,受关注度也较为有限,前期仅见,繁盛却是宋及之后的朝代。正规的美术史料记载婴戏图的篇幅也极为有限,详细全面研究婴戏图的专著更是少见。与大范围的山水画、人物画极为不同的是婴...[继续阅读]
由于婴戏图是从人物画的陪衬背景中逐渐独立出来的画科,所以婴戏画家所画的儿童形象前期大都是在成人形象的基础上总结、改造而成,最后才形成独立的儿童形象和专门表现儿童的婴戏图。这一演变让婴戏图有了写实的基调和风格...[继续阅读]
在宋代像以“麒麟送子”为蓝本发展而来的“连生贵子”、“化生童子”等题材在民间已经非常流行,其时出现于剪纸艺术中的娃娃形象,版画中的连生贵子,雕刻、金银器上也较为常见孩童形象,这些作品更为直接明了地表达了人们祈...[继续阅读]
宋代婴戏图多是由宫廷画家来完成的。这些作品多以描绘宫廷贵族子女的生活面貌,截取生活中或游戏、或玩耍的瞬间场景加以提炼加工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究其功用特征来说有两点:一是为了满足贵族的审美需求与爱好,二是通过作...[继续阅读]
我们无法界定婴戏图纹的最早起源,但如果把汉武帝时期的《日月灵异人物》作为绘画婴戏图的开端,那么婴戏图的历史至少也有2000多年。婴戏图形成于民间习俗及日常生活的基石之上,反映了一种强烈的民俗心理,因此成为传统绘画中...[继续阅读]
据考证,瓷上婴戏图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晚唐长沙窑所绘的“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揭开了瓷上婴戏图的面纱。在唐代以前,以婴戏图作为瓷上绘画的图案鲜少问世,业界学术界普遍认为“青釉褐彩婴戏纹执壶”是最早的婴...[继续阅读]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终于五代,时间延续了300多年。长沙窑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精致美观,实用性很强。长沙铜官窑的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突破了唐代以前单色青...[继续阅读]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瓷器釉彩装饰是陶瓷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