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具有较强的民族识别功能,从滇文化人物图像和塑像的服饰我们能够将各种服饰所代表的人群区分开来,并将这些人群与古代族群的特点联系起来判断其族属。其中有部分服饰特征与北方地区特别是距离西南地区较近的西北地区游...[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服饰具有较强的民族识别功能,从滇文化人物图像和塑像的服饰我们能够将各种服饰所代表的人群区分开来,并将这些人群与古代族群的特点联系起来判断其族属。其中有部分服饰特征与北方地区特别是距离西南地区较近的西北地区游...[继续阅读]
1.石山墓地在墓地选择上,滇池北部的羊甫头、天子庙、石碑村、太极山等墓地均选择在土山或缓坡地带,这是南方民族典型的丧葬特点。而滇池南部和玉溪三湖一带的石寨山、李家山、金莲山等墓地则刻意选择在孤山山顶,且山顶多乱...[继续阅读]
关于铜鼓是由何物演变而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革鼓”或“大鼓”说。该观点认为,南方多雨,皮革制的鼓易受潮,因而改铸铜鼓。法国人戈鹭波在《金属鼓的起源与传播》一文中持此观点。③铜鼓起源于皮鼓之说,主要依据今...[继续阅读]
铜鼓是哪个民族最先创制的,这同起源于何地有直接关系。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遗物,这毫无问题。至于具体出自哪个民族就有分歧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铜鼓为濮系民族所首创。童恩正《试论...[继续阅读]
这一问题与铜鼓的类型及其分布有关。关于铜鼓的传播,大致有四种观点:“南来”说、“北来”说、“多元”说和“一元多支,自西而东”说。“南来”说认为铜鼓是由越南传入的;“多元”说根据云南铜鼓和两广铜鼓形制的不同,认为...[继续阅读]
氐羌最早在《诗经》中有记载。《诗经·商颂》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①更早的时候氐羌是被包括在戎当中的。戎是西北古代民族群体的泛称,《礼记·王制》载:“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继续阅读]
大约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一部分氐羌人群的先民沿着横断山脉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雅砻江流域的河谷通道南下。这种迁徙活动曾经一度频繁,其基本历史情况可以从大岷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雅砻江流域的石棺文化中看到。石...[继续阅读]
人类历史上一方面不断有新的民族群体产生,另一方面又不断有旧的民族群体消亡。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由于尚不见此时的文字记载,故有关越民族群体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仅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有所追记。《史记·越王勾践世...[继续阅读]
古代云南与百越有源流关系的代表性民族是滇人。张增祺先生认为:“滇国主体民族是我国古代越系民族中的一支,滇国绚丽多姿的青铜文化也主要是由越人创造的。”②王大道在《试论云南新石器文化》中指出:“晋宁石寨山遗址出...[继续阅读]
何耀华教授总主编的《云南通史》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我国长城以南有三个主要的族群:一个是活动在中原至西北广大地区的氐羌,一个是活动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另一个是活动于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百濮。这三个族群的交接区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