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市)设区作为一种行政区划调整手段出现,且使用频率显著提升,是权力导向与经济导向交织的结果。权力和资源的集中配置,是驱动地级市进行行政兼并的重要原因。与经济社会管理权、财政权、人事权等相对独立的县(市)政府不...[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撤县(市)设区作为一种行政区划调整手段出现,且使用频率显著提升,是权力导向与经济导向交织的结果。权力和资源的集中配置,是驱动地级市进行行政兼并的重要原因。与经济社会管理权、财政权、人事权等相对独立的县(市)政府不...[继续阅读]
区县(市)合并模式是指将市辖区与市下辖的整个县(市、自治县)进行合并进而设立新的市辖区的模式。区县(市)合并与撤县(市)设区都是在市区与县(市)的边界地带通过边界调整向外大规模扩展城市空间的快速便利的方式。在行政区划...[继续阅读]
原重庆市万盛区位于重庆市南部,行政辖区面积为566平方千米,属于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早在195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市南桐矿区,以贵州省桐梓县、四川省南川县、重庆市綦江县各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南桐矿区的行政区域,区...[继续阅读]
(一) 尺度重组:集权化与体制优化下的尺度博弈区县(市)合并是市政府通过尺度上移对区县(市)之间的权力与规模进行尺度重组,进而获得县(市)在财政、人事、规划及土地等方面的控制权,是市政府向上集权的一种行为。由于县(市)在财...[继续阅读]
切块设区是指将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划出,成为新的市辖区。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这是主要的设区模式。实践中,切块设区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将县域或市域中的部分街道、公社、乡镇、道场等合并成...[继续阅读]
20世纪70年代,国有企业采用政企合一模式,在工业区设立相当于区一级的派出机构管理企业,后随着工业区的发展,又将这些办事处所辖区域改为市辖区。比如,1980年燕山石化区改为燕山区,1980年宝钢地区(钢铁工业区)与宝山县部分行政区...[继续阅读]
切块设区主要伴随着撤地设市、地市合并的行政区划改革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前,地区行政公署作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代为管辖其下属的县(市),县以下则普遍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开放后,原有的行政区划体制已不适...[继续阅读]
区界重组是以市辖区为主体的行政区划调整。本章所指的区界重组包括四种情况:① 对一个或几个市辖区进行较大范围的合并或拆分。② 将原属于县或县级市的部分乡镇划归市域内中心城市的市辖区管辖,或者在市辖区之间进行行政...[继续阅读]
2016年,宝安区与龙华新区进行区界重组前,深圳市共设6个市辖区和4个新区。宝安区行政区域包括三个部分:新宝安区(即不包括龙华新区与光明新区的区域)、龙华新区、光明新区①。龙华新区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