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为《中图法》。1971年,由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完成试用本编制。通过两年的修编,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图法》第1版。1980年,书目...[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为《中图法》。1971年,由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等36个单位组成编辑组开始编制,1973年完成试用本编制。通过两年的修编,197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图法》第1版。1980年,书目...[继续阅读]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制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科图法》,同《中图法》一样,也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1954年开始编写《科图法》,1957年4月完成自然科学部分...[继续阅读]
《杜威十进分类法》是美国杜威编制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为详细版本和简要版本两种版本。详细版本于1876年问世,被命名为“图书馆图书小册子排架及编目适用的分类法和主题索引”。1951年,详细版本的第15版正式改名为“...[继续阅读]
《国际十进分类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多文种综合性文献分类法,最早是由比利时人奥特莱和拉封丹在《杜威十进分类法》第6版的基础上编制的。该分类法一共分为完全版、中型版、节略版和专业版4种版本,并且已经完整出版了十几...[继续阅读]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在馆长普特南(G.H.Putnan)主持下根据本馆藏书编制的综合性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简称LC。1899年,LC是参考卡特(C.A.Charles)的《展开式分类法》拟订最早的大纲,然后按大类陆续编制并分册出版...[继续阅读]
4.3.1.1 基层化原则就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为例,可以按照基层化原则实行,可以把学科专业设置权力下放到大学高等院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必要自上而下对每一个学科及其专业进行设置和管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完全可以...[继续阅读]
4.3.2.1 分类依据数字图书馆学术资源的分类依据是数字文献的学科知识内容以及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其中包括参考工具书的类型、出版物的种类、体裁、信息符号特征、使用对象、载体特征等,如1997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继续阅读]
4.3.3.1 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是客观事物的本体维度,根据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进行分类。依据1997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它把学科一共分为12个学科门类,具体包括哲学、法学、经济学、教...[继续阅读]
学科分类组织是通过层层划、从总到分的方式逐级展开类目。可以选择的展开形式包括3种:学科主题到资源属性、资源属性到学科主题和多维展开。4.3.4.1 学科主题到资源属性依据1997年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继续阅读]
文本表示模型是中文文本分类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因为文本是由多个字符构成的字符串,没有标准的结构,计算机无法对它直接进行处理和加工,所以,在文本分类之前,首先要对无结构的文本进行结构化的处理。目前,把文本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