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主体意想的感性对象。在艺术方面主要有四种: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它们构成了四个理论层面。“自然之象”是艺术家的观照对象,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神用象通”。它既是具体个别的感性形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般指主体意想的感性对象。在艺术方面主要有四种: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它们构成了四个理论层面。“自然之象”是艺术家的观照对象,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神用象通”。它既是具体个别的感性形态...[继续阅读]
本义为疆界,《周礼·夏官》“国都之竟”郑玄注:“竟,界也。”《说文》亦云:“界,竟也。”“竟”是“境”的本字。后借以表现人的心灵特有的氛围和图景,如心灵境界。早期佛经翻译中多用此语,如《无量寿经》:“斯义宏深,非我境...[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中国人认为,物有其体,体有其势,“势”是“物”发展的外在趋势,也是事物运动的自然规律,是构成事物之间差异的基本特点。如刘勰云:“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从字义上说,本来指奔跑,后借以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态度,有“超逸”、“放逸”、“野逸”、“高逸”之语。《论语》中就有“举逸民”之说,“逸民”就是那些节行高逸不凡的人。魏晋时期,士林重放逸...[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老子曾以“妙”为“道”的同义语,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庄子》中也以“妙”来说明求道者最后达到与“道”融为一体的人生境界。东汉桓谭论琴曲云:“妙曲遗声。”傅毅论舞亦云:“激楚结风...[继续阅读]
或称“天乐”。由庄子提出。指无限快乐的审美享受与自由心境。主要见于《庄子·至乐》,篇中首先提出“天下有至乐无有哉”这一设问。接着指出天下“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庄子认为,这种世俗之乐并不是...[继续阅读]
指自然、人生与艺术的真正主宰。出自《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朕”,迹象。此句意为,万物似有主宰,但索其迹象而不得,又似无须主宰,尽在自然情理中。引入文艺创作理论...[继续阅读]
《荀子·正名》指出:“性(生)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这就是说,人由阴阳之气相和而生,人的感官与外物接触,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感应,这就是人的本性。这里所说的“感应”,是人心对外物产生的反应,包括人的所有认...[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