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1年,在秦国铁骑的步步紧逼下,楚考烈王被迫迁都寿春(今寿县)。由此以降,历幽、哀二世,至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亡国,为时19年。自此,一度繁华如梦的寿春古都,无可奈何地伴随历代王朝的轮番更迭,淹没于浩瀚的历史洪流之中...[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公元前241年,在秦国铁骑的步步紧逼下,楚考烈王被迫迁都寿春(今寿县)。由此以降,历幽、哀二世,至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亡国,为时19年。自此,一度繁华如梦的寿春古都,无可奈何地伴随历代王朝的轮番更迭,淹没于浩瀚的历史洪流之中...[继续阅读]
这是一件在地下沉睡了2700余年的西周青铜器。如果它具有如同我们人类一般的感知的话,那它一定不会想到,自从漫漫长梦被无端惊扰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要经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历程。它,就是西周宣王时代的国之重器——毛公鼎...[继续阅读]
1950年12月出版的第39期《燕京学报》,刊载了陆懋德先生一篇题为《虢季子白盘研究》的重要学术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陆先生认为:“综计吾国现存伟大重器之有花纹与铭词者,例如大盂鼎、大克鼎(皆吴县潘氏藏)、宗周钟、散氏盘(皆...[继续阅读]
在1937年出版的《华云杂记》一书上卷,陕西近代著名学者党晴梵曾以《周愙鼎》为题,记述了一段饶有趣味的金石佳话。其文称:“清光绪二年(1876),凤翔周氏以所藏鼎一,携之长安,装潢座、盖、木匣,将备陈设之具。时吴县吴清卿先生...[继续阅读]
2007年4月5日,《中国文物报》在第五版醒目位置刊载了熹如“天下至善者,莫过于和谐;天下至美者,莫过于流水……以力降人,未必天长地久,以礼服人,才是境界之最。两千八百年前的证物,化干戈为玉帛,让人们鉴于止水;三百五十字的契...[继续阅读]
2004年2月28日晚,送别了流连忘返的观众,本该归于沉寂的上海博物馆却格外热闹,灯火通明的一楼大厅里高朋满座,大家正翘首期待着一场特别寿筵的隆重举办。作为享誉中外的文物圣殿,上海博物馆从未设置酒筵招待之类的服务项目,缘...[继续阅读]
1935年6月29日,《大公报》特辟“福开森博士藏品赠华纪念特辑”,集中刊发了钱桐之《略书福开森博士设立古物馆之意义》、平凡之《文华殿福氏古物参观记略》、中舒之《福氏所藏中国古铜器》、马衡之《记福氏古物中之至宝》以...[继续阅读]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在属于周塬核心区域的陕西岐山吕村(1)一带,先后发现两件后来名噪海内的西周青铜重器。图1小盂鼎铭文拓本这两件青铜重器,均为西周中期康王重臣“盂”所作,故均应笼统称为“盂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