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或称“易象”,或称“易卦”。早期被认为是“卜筮之书”。但易学实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反映中国最古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理解和掌握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各方面的关系为主要目的。《易系辞》上说:“夫易广矣大矣...[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易,或称“易象”,或称“易卦”。早期被认为是“卜筮之书”。但易学实在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反映中国最古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理解和掌握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各方面的关系为主要目的。《易系辞》上说:“夫易广矣大矣...[继续阅读]
易学,通常指《周易》。但这是不准确的。实际《周易》只是易学发展为一个较完备的阶段。《周易》之前还有《连山》和《归藏》,周易之后还有其他易学流派。且从卦次排列看,和《周易》都不完全相同。据《周礼·春官·大卜》...[继续阅读]
易学创始于伏牺,完备于黄帝,改革于姬昌。阐释易道则始于《易大传》。周易原只有经上下,爻辞。旧说以为卜筮之书,自《易大传》出,易学才具有哲学意义。易大传即所谓《十翼》。包括《彖上》、《彖下》、《象上》、《象下》、...[继续阅读]
皮锡瑞《经学概论》谈到西汉易学时说:“惟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与相同。”又说:“焦氏之学,明阴阳术数,为易之别传。”京氏《易》学和《易大传》义理派说易不同。属象数派。其说如下:1.八宫卦说在...[继续阅读]
卦气说始倡导于孟喜。其说有四:①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就是所谓卦气,说明一年四季的变化。具体说,以坎、震、离、兑为四正卦主管一年四季,并以四时配四方。坎为北,离为南,震为东,兑为西。四正卦...[继续阅读]
东汉末年,郑玄遍注六经。其注兼采经今、古文之长,其注《易》兼采义理、象数之说。值得注意的是,郑玄推求象数,力主五行生成说与爻辰说。郑玄以五行生成之数解释大衍之数,认为一二三四五与六七八九十之数即是五行水火木金土...[继续阅读]
荀爽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曾作《易注》,传费氏学,但也深受京房《易》学的影响。但多以卦气解《易》,很少谈阴阳灾变。这是和京房不同的。他在象数易学的创见是他的阴阳升降说。其特点是,以阴阳二气的升降、交通,解释《周易...[继续阅读]
荀爽的阴阳升降说中已包含着卦变的内容,但尚无统一的说法。到虞翻,卦变说就比较完备、明确了。卦变说只是前人各种说法的综合和补充。其内容简括地说,包括两方面:一是,他认为乾坤即太极(太一)所生的两仪,是父母卦;父母两卦...[继续阅读]
西汉末年,严遵字君平,作《道德经指归》,《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是伪作,今人已确证其书出于严氏。《道德指归》在阐释《老子》思想过程中立足道家,兼采儒家思想。特别是多引《周易》经传。反映易学与黄老之学的结合。严遵...[继续阅读]
两汉易学继承原有传统,以象数义理互相验证。此乃专门之学,阴阳五行,律历象数,爻辰纳甲,卦爻变化,皆所必知。他们依象解辞,句句都要附会易象。八卦取象,除《说卦》所载外,又补充许多逸象。有荀爽等九家逸象31种,虞翻又增加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