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位于甘肃中部,是我国陆地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东距海直线约1400公里,西距中俄边境1900公里,北距中蒙边界640公里,南距中越边境1500公里。北部和东北部毗邻白银市的白银区和景泰、靖远二县;东部和南部与白银市...[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兰州市位于甘肃中部,是我国陆地的几何中心,有“陆都心脏”之说。东距海直线约1400公里,西距中俄边境1900公里,北距中蒙边界640公里,南距中越边境1500公里。北部和东北部毗邻白银市的白银区和景泰、靖远二县;东部和南部与白银市...[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前,兰州南北两山几乎是荒山秃岭,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至今,南北两山绿化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年间,兰州绅士雇工在皋兰山顶三台阁周围“挖窖引水,栽树成阴”...[继续阅读]
有水则有林,无水则无绿。对于地处内陆的兰州来说,干旱是造林绿化的最大障碍。新中国成立之初,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兰州人民每年都背冰上山,植树造林,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的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继续阅读]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两山务林人在南北两山的长期绿化建设中,探索建立了“三级管理、以场(站)为基”的管理管护体系,即市、县(区)两级指挥部、林业管理站和承包单位分级管理,以林业管理站为基础。现已建成林业管理站55个,雇用...[继续阅读]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兰州的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军队、院校、宗教团体及个体单位等,积极参与承包南北两山荒山,开展绿化建设。目前,南北两山共有承包单位331家,承包总面积为15.74万亩,绿化面积达到了14.57万亩。这些承...[继续阅读]
1947年5月,当时的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勘探处在市境西部海石湾进行石油地质勘探时,发现了恐龙化石。一时间,甘青一带中生代地层中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消息震惊了地质学界和古生物学界。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科学家们继续探...[继续阅读]
七里河南部的阿干镇煤矿、红古区西北部的窑街煤矿是兰州市的两大煤矿,开采历史已有百年之久,储存量大,煤质好。经科学考证,阿干煤层、窑街煤层大体形成于侏罗纪中期(距今约1.5亿年前后)。煤是由植物形成的,这已确凿无疑,可并...[继续阅读]
犀牛在新生代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至200万年间)曾在甘肃大地盛极一时。那时的甘肃古陆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温差变化不大,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繁茂的森林草原特别适宜犀牛的生存。巨犀复原图20世纪80年代,科考队在皋兰张家坪、韩...[继续阅读]
1973年3月,在甘肃庆阳的合水县发掘了一具较完整的古象骨架化石,被命名为“黄河象”。但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兰州陆续发现了五处古象的部分骨骼和牙齿化石,其中黄河北岸三处,分别是安宁堡大沙沟、铁道学院后山和九州台罗...[继续阅读]
兰州及周边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近万年前,兰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而兰州的林业最早发端于马家窑文化时期,即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距今约5100年至4000年。马家窑文化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在甘青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根...[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