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大多数人终生使用的语言,与群众的生活与文化密切相关,方言词汇蕴藏着深厚的各种文化内涵。而由于古代语言研究只为经学服务,直到现在方言词汇研究仍然是薄弱的,有许多空白。笔者发表了六十多篇文章及与刘敬林出版了...[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方言是大多数人终生使用的语言,与群众的生活与文化密切相关,方言词汇蕴藏着深厚的各种文化内涵。而由于古代语言研究只为经学服务,直到现在方言词汇研究仍然是薄弱的,有许多空白。笔者发表了六十多篇文章及与刘敬林出版了...[继续阅读]
中国的文化大致分为俗、雅两个大层次,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俗文化,文人学士后继为雅文化。两者相辅相成,融汇互补,但在大端上,俗文化是雅文化的基础。对于文学艺术范围的俗文化,学术界的研究比较普遍,民俗、语言方面的,研究便...[继续阅读]
汉语方言词语有非常奇特巧妙,却有未研究而不知其妙的,如“西施舌”。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梅都官》:“《说诗隽永》云: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舌,极甘脆。其出时天气正热,不可致远。吕居仁有诗云:‘海上凡鱼...[继续阅读]
本文从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詹伯慧《东莞方言词典》分卷取例,兼及其他分卷中的词例,以见其普遍性、规律性。同音同调谐音,简说成“同调谐音”;同音异调谐音简说成“异调谐音”。4.马扎:小型坐具,可以合拢。“马...[继续阅读]
隐实示虚,设难成趣的谐音造词方法,是汉语独有的,是群众在方言口语中的创造。由古代“小学”沿承下来的汉语语言研究,先天性有重视经典著作书面语,轻视方言俗语的倾向。语言是群众创造的,语言学理论需要口语和书面语双兼的...[继续阅读]
词在口语中是靠语音负载词义的,在书面记载和交流中更要靠文字,词所书写的用字应当是词义的根据,即词的理据。用字不能表示词义,成为别字。但是世间事物无奇不有,汉语词语正也有违反常理而专用别字制造困难的。孤立地这样说...[继续阅读]
刘村汉先生编纂的《柳州方言词典》是《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地方分卷之一。李荣《分地方言词典总序》说:“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据此从事专...[继续阅读]
《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拙文《柳州方言隐实示虚趣难词》专就用动物名作集中例说。谐音隐实示虚作为一种造词方法,自然不会限于用动物名作趣假,柳州方言中正有多量的词语中是用其他各种字作谐音趣假字。分为两类是为叙...[继续阅读]
刘村汉先生编纂的《柳州方言词典》的一大特色,是容纳了数量众多的系列性隐语。有梨园隐语、江湖隐语、歇脚隐语、百子隐语、数码五种,共257个之多。隐语是一种社会方言,反映了柳州人过去社会生活、经济交往、商业活动、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