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战争,“诡”,欺诈。孙武在《军争篇》中曰:“兵以诈立。”孙武把“诈”即“诡道”当作战略原理之一和战术的指导原则,战术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对敌人的欺诈(但这并非把战争科学全部概括为“诡道”,例如“五事”就不是...[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兵”,战争,“诡”,欺诈。孙武在《军争篇》中曰:“兵以诈立。”孙武把“诈”即“诡道”当作战略原理之一和战术的指导原则,战术千变万化,但总离不开对敌人的欺诈(但这并非把战争科学全部概括为“诡道”,例如“五事”就不是...[继续阅读]
“故”,所以,承上文“兵者,诡道也”而来,“故”字贯穿到“亲而离之”几个分句。“示”,表示,展示。此句的“示”字及以下立句的“示”字都是“示伪”,即向敌人展示伪装起来的假象,引诱敌人上当。“能而示之不能”,即有能力...[继续阅读]
诸家注大都把“用而示之不用”与“能而示之不能”混同,施子美、赵本学解释得清楚。施子美曰:“吾欲用矣,而示以不用;彼必以吾为不用,而不吾备,吾乃可以施其用。”赵本学曰:“欲用骑,示之以步;欲用奇,示之以正;欲用水攻,而示...[继续阅读]
这也是为了欺骗敌人,如杜牧所云:“欲近袭敌,必示以远去之形;欲远袭敌,必示以近进之形。”总之是使敌人麻痹,不作准备,如李筌所云“令敌失备也”。对这条,赵本学的解释较为全面:“远近,以地理言者:如所临之境有溪涧不可济,即...[继续阅读]
中心是一个“利”,敌人贪利,我可诱之以上钩。张预曰:“示以小利,诱而克之。”施子美曰:“敌人之心有所好,吾则因其所好而饵之。”“饵”,钓鱼之食曰饵,钩鱼用饵,是诱鱼上钩的,“因其所好而饵之”,即因敌人之所好而下饵,以引...[继续阅读]
乘敌人混乱时而取之,打败敌人,取得胜利。敌乱,有敌人自己造成的,也有我造成的。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贾林注:“我令奸智乱之,候乱而取之也。”“奸”,此处指我派遣到敌人内部去的间谍。...[继续阅读]
敌人具有实力,则需严加戒备。十家注本大体都是此意,而赵本学作了比较具体的解释:“阵坚整,法令严明,人马精壮,粮食丰足,绝无可犯之隙者,敌之实也。遇此敌者,宜乎自谨烽火(‘烽火’,古代以烽火传递信息,此处借以言我军各部要...[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