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的立论又是在一定的理论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背景就是20世纪上半叶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的广泛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的立论又是在一定的理论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个理论背景就是20世纪上半叶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的广泛流...[继续阅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在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中心位置,居于主导性地位。“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三层意思:第一,从生活的角度说,“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陶...[继续阅读]
陶行知在教育理论方面不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还在民主教育、科学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终生教育、创造教育、教育实验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这些具体主张,是他的“...[继续阅读]
作为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蕴含着不少合理因素,它的现代大教育观、主体教育论、生活课程论、实践教学法和终生教育论等,可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丰...[继续阅读]
陶行知不仅是我国近现代一位著名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大众诗人。他在自己半个世纪的生涯中,共创作了约七八百首诗歌,其中包括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教育动员诗。他撰写的诗歌大都清新流畅,明白易懂,富有音韵,朗朗上...[继续阅读]
《古庙敲钟录》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来形象生动地展现生活教育模式的一本小说,曾在1932年5月21日到8月15日的《申报》上连载,1933年3月由上海儿童书局出版。这部小说是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一部难得的教育小说,整部小说共分84章,没...[继续阅读]
陶行知是伟大的大众文学家,他时刻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深刻地讽刺和揭露了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极力弘扬正气;同时,在国难当头之时大声疾呼中华儿女要起来奋力挽救民族命运,他倡导救国,号召抗日。他创作杂...[继续阅读]
陶行知在探索大众音乐理论方面思考深入,见解独特,为建构中国现代大众音乐理论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他对大众歌曲从理论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较为确切的阐释。大众的歌曲是大众的心灵的呼声。它是用深刻的节奏喊出大...[继续阅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中国新文化前驱号角的话剧,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迅猛的速度成为中国普及的艺术,成为与传统戏曲共生共存的舞台艺术种类。到了大革命时期,新创作的话剧引起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把话剧艺...[继续阅读]
抗战时期,育才学校迁到古圣寺,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在陶行知的极力倡导下,于1939年成立了育才学校绘画组,由老木刻家陈烟桥担任主任,由张望和汪刃锋担任教师。陶行知对绘画组寄予很大希望,他还专门作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