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比新康德派哲学和“生命哲学”稍迟,但作为20世纪哲学界的新兴势力,对美学发生了重大影响。现象学的提倡者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认为,志向性(Intentionalitat)是意识的根本构造,应该变更我们对事物的自然态度(naturliche...[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现象学比新康德派哲学和“生命哲学”稍迟,但作为20世纪哲学界的新兴势力,对美学发生了重大影响。现象学的提倡者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认为,志向性(Intentionalitat)是意识的根本构造,应该变更我们对事物的自然态度(naturliche...[继续阅读]
由于将现象学方法导入美学,试图仅从主观的、心理的方面说明审美现象的方法又被反思,对象的构造法则性于是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当然,这种研究还是联系着心理系统的法则性展开的,分析的重点仍在主观和作用方面。并且...[继续阅读]
一近代法国美学19世纪的法国美学,可分为3个时期:①1818年以前,主张美的相对性或实用性;②在德国观念论影响下,库赞为代表的独断论时代;③1860年以后,以泰纳为中心的科学美学时代。使各个时代增添特色的这三个要素,从观点上说...[继续阅读]
一19世纪在近世美学的初期扮演主角的英国,以后将主导权让予德国,但到了浪漫主义※的时代还是产生了一些美学理论。特别是柯勒律治(SamuelT.Coleridge.1772—1834)立足于作为浪漫派诗人的体验,同时受康德、谢林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而...[继续阅读]
一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艺术理论现代苏联艺术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将艺术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认为其本质是通过形象обраэ来反映现实。强调艺术中的思想性、党性或教育意义,也由来于此。虽然它的理论根据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但另...[继续阅读]
一名称关于美和艺术理论的反省和思考,源于古希腊时代,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名称被正式提出来,则始于18世纪中叶德国鲍姆嘉通的著作《Aesthetica》(I,1750,II,1758)。“美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感觉·知觉),鲍姆嘉通也是根据语...[继续阅读]
一名称艺术学(Wiss,derKunst)和艺术哲学(PhilosophiederK.)之类名称自古即被使用,但现在译作艺术学的上述西文,作为一种学科的名称来使用,却为时不久,大约开始于19世纪末叶。当时因有人对以往的美学※或艺术哲学感到不满足,因而提出了...[继续阅读]
西方的艺术批评,特别是文学批评※,自文艺复兴以来,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为经典根据的传统批评(traditionalcriticism)长期盛行,大多数思想家、文人、艺术家们的批评言论,从各时代的美学理论和艺术思想来看,并未显现...[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