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时期*阿拉伯诗人开创的诗歌类型。诗人用许多诗歌段落或整首诗来描写阿拉伯人的慷慨、宽厚、坚忍等优秀品质,故称风范诗。...[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20世纪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一场文化回归运动。当一些阿拉伯国家摆脱异国占领或殖民统治后,这些国家的人民为了消除奴化教育的后果,掀起了一个重新学习阿拉伯民族语言文字的运动,他们认为这是走向真正独立的最重要的任务和途...[继续阅读]
突尼斯诗人沙比(1906—1934)1927年在赫尔敦大学的一篇文学演讲,1929年正式发表。这篇诗论反映了作者的文学立场,被认为是他的创作宣言。诗人的基本观点是:阿拉伯文学必须革新,新的生活条件要求对诗采取新的态度;艺术家应该写他自...[继续阅读]
阿拉伯阿拔斯朝时期叙利亚北部哈姆达厄王国的七位著名诗人。其中以穆台纳比(915—965)成就最高,被人称作阿拉伯最伟大的诗人或阿拉伯最后的大诗人。此外还有艾布·费拉斯(932—968)等。他们是阿勒颇宫廷特别是勇士国王赛夫·道...[继续阅读]
阿拉伯诗学术语。泛指诗的标准,即格律,韵律,诗的材料因它由杂乱到有序。特指诗的首联上半联(即“前胸”*)音步的最后部分,它是阿拉伯传统诗体设韵的标识区。除阿拉伯外,波斯和某些中亚民族的诗歌韵律学也称阿鲁孜。“孜”音...[继续阅读]
阿拉伯文学史家和文学批评家。巴士拉人,曾在巴格达求学,并为两地法官政要们写作。广闻博识,有相当高的文学鉴赏力。酷爱诗歌,有诗作。重视诗歌创作与研究,被视为诗歌的批评家及“诗歌批评家的批评家”。著述多集中于语言和...[继续阅读]
印度古典文艺理论家,韵论*的创始者。公元9世纪中叶至下叶的克什米尔人。他著有《韵光》*文艺理论著作外,还有诗作《阿周那传》、《女神百年》、《激烈的箭戏》和一部注释佛经的《宗教的精髓》。他是在印度诗学*史上起着划...[继续阅读]
英国批评家、诗人。阿诺德最著名的批评著作是《评论一集》(1865)和《评论二集》(1888)。前者收集了他在1863年和1864年的讲稿和评论,重点论述自由广泛的阅读和培养批评意识的重要意义;后者收有九篇论文,多为诗论。另外他为自己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