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哲学家王应麟提出的命题。意即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仁心”的表现。《深宁集·慈湖书院记》云:“万古一道,万化一心。仁,人心也。人者,天地之心也。天有四时,风雨霜露,地载神气,风霆流形,无一物非仁。仁则清明...[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南宋哲学家王应麟提出的命题。意即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仁心”的表现。《深宁集·慈湖书院记》云:“万古一道,万化一心。仁,人心也。人者,天地之心也。天有四时,风雨霜露,地载神气,风霆流形,无一物非仁。仁则清明...[继续阅读]
南宋哲学家杨简提出的命题。意即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都包容在我的心中,都是我心的具体表现。“天者吾心之高明,地者吾心之博厚,男者吾心之乾,女者吾心之坤,万物者吾心之散殊,一物也。一物而数名谓之心,亦谓之道,亦谓之易。...[继续阅读]
明哲学家湛若水提出的命题。湛若水说:“何谓心学?万事万物莫非心也。”(《甘泉先生文集》卷二十)作为心学传人,他对“心”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心也者,知也。”(同上书卷二)此一;“夫心非独知觉而已也,知觉而察知天理焉,乃为...[继续阅读]
以北宋哲学家谢良佐为代表的学派。因良佐为寿春上蔡(今属河南)人,故名。谢良佐为程(颢、颐)门四大弟子之一,明清之际黄宗羲认为“程门高弟子,窃以上蔡为第一”(《宋元学案·上蔡学案·案语》)。《宋史·谢良佐传》也说他“记...[继续阅读]
北宋哲学家谢良佐语录集。因良佐为寿春上蔡(今属河南)人,人称“上蔡先生”,故名。绍兴二十九年(1159),朱熹以曾恬、胡安国所辑《上蔡语录》相互参校,加以删定,又得遗语三十余章补入,遂成《上蔡语录》三卷。乾道四年(1168),朱熹...[继续阅读]
南宋学者周南撰,凡九卷。前集八卷,后稿一卷。集中“对策”自宫掖到廛肆,无不穷及。该书卷七中认为,帝王事业“必有所同,亦必有所异”。其“同”处在于:“志必在生民,心必公天下,不以位为乐,不以安为娱,信仁贤而不贰,黜奸慝而...[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关于伦理道德与功利关系问题的论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用义利作为判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墨子认为:“万事莫贵于义也。”(《...[继续阅读]
宋明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一对重要概念。义理之性亦称天地之性、天命之性、本然之性。义理之性是人的先天之性,气质之性是人的后天之性。北宋周敦颐就曾把纯粹至善的“诚”视为人所受于天的本性之性。他说:“诚者,圣人之本...[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