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国演义》

一、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1330—1400),抄本贾仲明《续 录鬼簿》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 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 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一说罗氏是钱塘人,或谓 罗氏曾参加张士诚起义。《续录鬼簿》载罗贯中剧目有《赵太祖龙 虎风云会》、《三平章死哭蜚(飞)虎子》、《忠正(臣)孝子连环谏》三 种。
至正甲辰是1364年,离元朝亡国不过四年。此后六十年为 1424年,即永乐二十二年(永乐末年)。知贾仲明卒于永乐以后。 贾与罗为忘年交,必罗比贾年长得多。罗当卒在1400年以前,即 洪武年间也。又明王圻《稗史汇编》云:“文至院本、说书,其变极 矣。然非绝世轶材,自不妄作。如宗秀、罗贯中、国初葛可久,皆 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而葛寄神医工,罗传神稗史。”可见罗贯中 志气不凡。王圻提到《水浒传》,没有提及《三国演义》。《三国演 义》也是一部详细分析政治矛盾战争策略的书,与有志图王的旨 趣相合。罗贯中所作的《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见《元明杂剧》),比 较平庸,主题思想是君臣际遇,和《三国演义》的题材也有相同之 处。
罗贯中所编通俗小说极多,除《三国演义》外,还有《水浒传》, 相传是施、罗两公的作品。还有《隋唐演义》、《平妖传》、《粉妆楼》 等,甚至有他编过《十七史通俗演义》之说。这是因为后来编通俗 演义的人、或者是书坊中人,要托名于他,以便流传的缘故。
《三国志通俗演义》有明刊本,前列弘治甲寅(1494)年庸愚子 序,称“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 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 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 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这里说明了明代文人对于通 俗史书的看法。此本据版本家考订实为嘉靖(1522)刊本,不过有 此弘治甲寅(1494)的序(商务影印本据此本)。
《三国演义》是把三国时代的战争作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我 们可以把《三国演义》称为历史小说;它是中国古典的民族形式的 历史小说,和世界文学里的所谓历史小说有性质上的差别。欧洲 的长篇小说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个别作家的文艺作品,内中 有把某一个历史时期作为背景,用大部分虚构的人物故事来充实 描写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叫做历史小说。我国的历史小说产 生在封建时代。有通俗说书业者,约略根据史书,对人民大众讲 说历史上的战争故事和英雄人物,讲说某一个朝代的兴亡始末; 原来是口头的文艺创作,从他们的累代相传的讲说底本称为“话 本”的东西,通过文艺作家的加工编写,产生了大批演义小说。 《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等,都属于这一类。向 来被称为演义小说的,按照它们的内容,可以叫做历史小说。它 们是民族形式的历史小说,像欧洲中世纪的英雄传说、编年纪、年 代纪那类介乎历史与小说之间的东西,同样渊源于人民口头创 作,同样是封建时代的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 活在元末明初,是一位伟大的通俗文艺作家。三国故事流传到了 他的时代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他继承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 比照正史,除陈寿《三国志》外,兼采裴松之注、《后汉书》等等,取 其有趣的故事、可写入小说者,取其有利于他的拥刘反曹的立场 的材料,编写成这部历史和文艺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天才杰作,在 演义小说中是一部典范的、最成功的作品。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绝句《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仗,这首短短的绝句也是唐诗中间有 名的。“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鲜明的形象,把当时东吴的危 机和周郎侥幸成功的这个历史事实着重表现出来。同是晚唐诗 人的李商隐在《骄儿诗》里描摹他小孩的淘气情况,有“或谑张飞 胡,或笑邓艾吃”两句诗,可见在晚唐时代三国故事已经普遍流行 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的“京瓦伎艺”中 间有“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京瓦是京城的瓦市,热闹 的人民市场,活跃着各色各样的大众化的娱乐杂伎。霍四究不知 是何等样人。“常卖”是京都的俗语,指在街头叫卖小商品的,大 概讲五代史的尹先生曾经是这样一个行当出身的。由此推想,霍 四究也不会是怎样博雅的人物吧?据记载,北宋的汴都和南宋的 都城临安(今杭州),演说史书的名家有孙宽、李孝祥、乔万卷、许 贡士、张解元、张小娘子、宋小娘子等。这里贡士、解元等称呼不 是真的科举上的身份,乃是社会上对于一般读书人的美称。演史 家要按照史书编造故事,其中尽有些有相当学问的读书人,不过 这班读书人必定是穷得可以的,在科举上断了念头,不想往统治 阶级里爬了,他们转向为人民大众服务,坐在茶馆里说古书了。 这样他们把掌握在封建统治阶级手里的历史知识搬运给人民,同 时结合人民的道德标准批评了历史人物,结合人民大众的艺术创 造能力把历史事件越发故事化了。在说书界中还有和演史家并 立的“小说”家,讲说传奇、鬼怪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 这派的说书艺人捏合故事的本领更高,不像演史家的一定要依据 史书,带点书卷气的。这派的有名艺人中,有故衣毛三,枣儿徐荣 等。从他们的称号可以推想他们的阶级出身,大概是卖过旧衣 服,开过枣儿铺的。总之无论读书人也好,做小买卖出身的也好, 他们现在同属于一个阶层,就是在市场里说书讲故事的伎艺人。 讲说的是他们,编造话本的也是他们。他们属于小市民阶层,处 在社会下层,是被压迫者,是老百姓。他们的口头文艺创作,主要 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不过在都城里活跃的说书业者,原是 从各个城市里集中来的,说书业普遍于全国,普遍于城市,也深入 到农村。说书的是走江湖卖伎艺的,他们接近广泛的人民大众, 所以他们的文艺创作是合乎人民大众的口味、反映人民大众的愿 望的。封建时代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一种是 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文化。说书艺人的口头创作集中表现了人民 大众的文艺创作才能,从这里成长出民族形式的小说,替施耐庵、 罗贯中、吴承恩、吴敬梓、曹雪芹的文艺天才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宋代说三分的话本可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我们所看到的 最古的三国故事的话本是元刊本《三国志平话》。书分三卷,上面 是连环图画式的插图,下面是话本的本文。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 所创造的三国故事,是生动灵活的,可是但具轮廓,缺乏细致的描 写。三国故事经过多少人的讲说,若干代的创造,面貌未必相同, 这不过是某一时期的某一种本子罢了。那些话本本来是简陋的, 留出供说书者铺张增饰的余地。从师傅传徒弟,徒弟再传徒弟, 各有巧妙,各有创造,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三国志平话》可以 见到元代说话家所说三国故事的面目。有的说得很野,如司马仲 相断狱的一个楔子和刘关张到太行山落草,汉献帝诛十常侍,以 首级招安他们等等。这是人民口头流传野史的面貌。在元代戏 曲文学里,涌现出好些三国故事的剧本,这些剧本帮助增加三国 故事的情节和三国人物的性格刻划。罗贯中总结了这笔丰富的 文艺遗产,重新创造,重新考订史实,在不违背历史事实的原则下 进行文艺创造的工作。三国故事到了他的手里,才成为完整的杰 出文艺读物,比之元刊本《三国志平话》大不相同了。
宋人笔记说:“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 兴废战争之事。”“讲史”一称“演史”,各人标榜一部正史,有讲《汉 书》的,有讲《三国志》的,尽管讲得很野。“演义”,就是根据正史 演说大意,铺叙发挥的意思。讲史家的话本,叫做“平话”或者“演 义”(在当时,它们不叫做“小说”,“小说”指短篇故事)。《三国演 义》的正名应该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或者《三国志演义》。说《三 国演义》是简称。嘉靖刊本三国演义题书名作《三国志通俗演 义》,里面标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陈寿 的《三国志》就是二十四史里的正史,其实《三国演义》和陈寿《三 国志》根本是两部书,性质完全不同。所以这样标题的原因,一是 说明这部小说的史料依据,一是还要抬出正史来希望见重于知识 阶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罗贯中确实在史书里用过一番功 夫,做了史书材料和人民口头创作双方融合统一的重编工作。他 把向来话本中间离开历史事实太远的部分删去了,并且根据史实 的轮廓添加文艺性的描绘。因此《三国演义》获得了“雅俗共赏” 的优点。《三国演义》是讲史家话本小说的优秀代表作品,本来是 演史家的书,不应称为小说。不过元末明初,演史与小说两家的 分界已经混泯。我们今天称它为历史小说,一半是历史,一半是 小说。不离乎史实,又有文艺创造,“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三 国演义》的雅俗共赏在乎此。
章学诚《丙辰札记》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其 实,与其说七实三虚,不如说三实七虚。人物是历史上所有的,人 物性格与故事大部分是小说家的创造。三实七虚,在不违背历史 事实的原则下大量吸取元代平话家的文艺创造。比较《三国志平 话》来看,罗贯中删去了司马仲相断狱的有因果报应思想的一段 入话,删去了刘关张太行山落草的一段不合史实的故事(纯出于 民间传说)。他把“平话”中只有简单情节的故事,用细致的描写 作了加工。例如三顾茅庐一段,“平话”只有三顾茅庐与孔明下山 两段共不过一千字,到罗本扩充到五六千字,原甚简陋粗糙,今则 成为艺术杰构,引人入胜。“平话”中张飞很活跃,而《三国演义》 保存之,突出地写了孔明与关羽。罗贯中自己为一知识分子,处 在元末乱世,有权谋策略而不曾施展,也是有抱负而不遇明主的 人,所以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与际遇,尤其向往。诸葛亮在《三国演 义》中几乎成为最重要的主角,是一般知识分子的理想人物。罗 氏喜欢读史,写通俗演义,对于读《春秋》、明大义的关羽这类智勇 双全的人物也加以突出的塑造。总之,《三国演义》三实七虚,文 艺的部分多于历史;是文艺,不是历史,是通俗小说而非历史教 本,小说书与历史书应该区别开来。尤其在今天,必须分开,否则 会纠缠到孰为进步的问题。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分二十四卷,每卷十节。到了清初 毛宗岗(序始),把罗本《三国演义》加上评赞,改为一百二十回。 原来罗本每节用七言一句标目,毛本每回用七言或八言两句对偶 诗作为回目。毛本对罗本稍有细节的修改、语义上的润饰,大体 均一仍原文。我们通行本所见的《三国演义》是毛宗岗本(一名 《第一才子书》,并且假托了金圣叹的一篇序文)。毛本基本上与 罗本没有多少出入的。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性与人民性
罗贯中《三国演义》和陈寿《三国志》立场、观点和方法绝然不 同。陈氏《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列《魏书》在前,《蜀书》、《吴书》 在后。《三国演义》以刘备为正统,蜀汉继承后汉。原因是陈寿为 西晋文人,虽撰私史,后来作为官书。西晋司马氏的帝位,从曹魏 来。不承认曹魏正统,即不承认西晋的合法统治政权。到东晋时 代,汉族的统治政权偏安在南方了。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即以 蜀汉继承后汉,不承认曹魏的伪朝。据说习凿齿为桓温的别驾, 桓温有篡窃帝位的思想,习凿齿痛抑曹操、曹丕,为了纠正这个思 想。此事亦不尽然。把曹魏作为正统,自是西晋统治阶级的思 想。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后汉末年,天下分裂,鼎足而三,谁也不曾 统一。为什么一定要挑选一个王朝作为正统呢?正统论,产生于 统一的要求,分清敌我,以为斗争的目标。正统思想反映人民要 求统一的愿望,不单纯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假定中国分裂,每个 国家都认为是合法的政府,那么就没有要求统一的斗争。所以历 史家有正与闰、正统与窃伪的分别。秦汉是统一的,两晋也是统 一的,他们都是正统。三国是分裂的,因而引起帝魏帝蜀的争论。 《三国志》于《魏书》称帝,《蜀书》称先主、后主,《吴书》径称孙权等 姓名。南北朝是分裂的,南宋和金是分裂的,汉族的历史家只承 认南朝和南宋为正统王朝,而以北朝和金为窃据。
统治阶级的历史家向来以曹魏作为正统,其原因是因为从曹 魏以后,统治政权的转移都用禅让的方式,汉—魏—晋—(东 晋)—宋—齐—梁—陈。隋灭陈后得到正统。隋禅让给唐(李唐 虽然利用隋末农民大起义得天下,但取得合法帝位还用禅让方 式。李渊受隋恭帝禅让)。在北朝,东魏—齐,西魏—周,周—隋, 也都是禅代。北宋赵匡胤受军人拥戴自立为帝,但也用从周帝禅 代的仪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史臣,一直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不能不以曹魏为正统(到司马光时已有争论,不过他仍以魏年号 纪年)。因为,魏受汉禅是后来一系列禅代的祖本,不承认它,即 不承认本朝的合法地位。
正史家如此,人民的演说史书者却从人民的角度来看问题。 这一系列的禅代方式是丑恶的、残酷的、没有正义的,所以要批 驳。说三分的人就开始拥刘反曹了。为了忠奸之辨,为了爱憎, 为了真伪,为了是非。以刘备为正统是比较民主的,反统治的。 北宋说话人已经是这样说了,毫无顾忌。虽然赵匡胤得天下也用 禅代方式。这里证明认为《三国演义》宣传正统思想是统治阶级 思想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事实上是批判了历代开国皇帝的丑 恶行为的。《三国演义》着重描写曹操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名 为汉相,实为汉贼。逼宫杀伏皇后(六十六回)(见《后汉书·伏皇 后纪》)、曹丕废帝(八十回)、司马昭杀曹髦(一百十四回)、司马炎 废曹奂(一百十九回),种种事端的描写,使读者有分明的同情和 憎恶。这两代篡夺禅代的黑幕,残酷的史实,《三国志》作者陈寿 都把它们隐蔽起来了。《三国演义》的材料从《后汉书》、《魏略》、 《汉晋春秋》来。不一定是罗贯中参考了这些书,乃是历代相传说 《三国志》者都愤愤不平,把真相揭露。
民间三国故事在南宋和元蒙统治时期,把刘备作为正统,拥 刘反曹,更有深刻的意义,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忠于汉 室,尊汉的思想。南宋偏安在江南,中原为异族割据。这时朱熹 的《通鉴纲目》也以刘备为正统,以蜀汉纪年继承后汉了。陆游 “得建业倅郑觉民书,言虏乱,自淮以北,民苦征调,皆望王师之 至”一诗云:“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把金虏、张邦昌、刘豫等 比之曹魏,把宋高宗比之刘备。汉成为汉族的汉,因此,刘、关、 张、诸葛亮的斗争取得了民族意义。岳飞常常写诸葛亮的《出师 表》,以抒他的忠义抗战的决心。元末农民大起义,反抗蒙古贵族 的统治,忠汉的思想更其重要。
《三国演义》有其人民性、积极斗争的一面。文天祥在公元 1277年从梅州出兵江西时,吉赣两州农民响应者有十几万人。张 世杰支持南宋流亡政府于1279年遁守崖山时,民兵追随的有三十 万人(参见王丹岑《中国革命史话》)。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 推韩山童为明王(利用宗教),并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其 后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即以宋为国号。这是利用正统思想,以忠 于大宋旧主为号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明代有合刊的本 子,称为《汉宋奇书》。一汉一宋,都是反元蒙的。这两部书在元 末明初出现,而在明代大为流行有其历史背景。是对元蒙统治的 斗争,而和朱明统治利益不冲突的(指政治上,非经济上)。因为 朱元璋出身农民,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同时也曾拥戴过小明王 韩林儿,用大宋龙凤年号,起义成功后重新建立了汉族统一政权。 他就成为刘备、宋江的合身,且又斗争胜利的人物。
因此,《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在《三国演义》产生的历史时 期是有人民性的,并非反动的。
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之一。
有人认为《水浒传》反映农民起义,描写人民向统治阶级的斗 争,《三国演义》不然,所歌颂的是刘、关、张和诸葛亮,也是统治阶 级的人物,刘备等曾镇压过黄巾起义而立功,不是反人民的人物 吗?
这里我们要辨别全书的主题思想和其枝节部分。《三国演 义》以蜀魏吴三国斗争为主题,黄巾起义一段,只在开始部分。抽 象地写,对读者爱憎影响有限。在正史上看刘备参加镇压黄巾起 义与否,还成疑问。曹操曾经参加过。主要镇压黄巾起义的是皇 甫嵩和朱隽。
《三国演义》不是历史课本而是文艺,是人民口传的英雄故 事。无可否认的是在封建时代的某一时期,文艺作品中歌颂过帝 王将相。不过这些帝王将相是人民所塑造的形象,赋予了人民的 优秀品质的。
《三国演义》中写刘备出身是“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履织 席为业”(其父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刘备虽为中山靖 王之后,但住在楼桑村,接近农民)。张飞,颇有庄田,卖酒屠猪。 关羽出现时推一辆车子,是流浪汉(杀一势豪,逃难江湖者)。诸 葛亮隐居卧龙岗。这几位英雄都可以说是平民出身,和袁绍、曹 操等出于贵族官僚者大不同。刘、关、张和诸葛的出身与《水浒 传》中宋江、晁盖、吴用、卢俊义等距离不远。
勤王锄奸是《三国演义》前部分的主题思想,其中心部分是三 国斗争,龙争虎斗,争天下的思想。所谓有志图王者的书。刘备、 曹操、孙权三人都是有大志争霸业的人物,同《水浒传》有类似之 处。假如没有《三国演义》刻划诸葛亮这个典型人物,便不会有 《水浒传》中的吴用(加亮先生)。《三国演义》决不为残暴的统治 阶级服务。在封建时代,农民起义成功,也不过是改朝换代。《三 国演义》所写的故事是三国时代,其实三国人物具有典型性格,已 脱离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人物。《三国演义》所写的政治斗争和 军事斗争也有概括性,这部书能教给人民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知 识,因此,这部书成为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所喜爱的书。(鲁 迅先生《小说旧闻钞》引黄摩西《小说小话》云,张献忠、李自成及 近世张格尔、洪秀全等初起……闻其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 帐唯一之秘本)。清代带有民族革命色彩的洪门会中,新会员入 会必须敬三炷半香,其中第二炷就是敬桃园结义刘、关、张。足见 《三国演义》对农民起义、人民团结影响之大(至今海外侨胞做买 卖的崇拜刘、关、张。西南兄弟民族崇拜诸葛亮)。
《三国演义》倡导争王霸之业、独立建国、争取统一的思想。 刘备、曹操、孙权都有大志。刘备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 “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里写他从小就有做皇帝的思想了。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孔明引法正等入见 时说:“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 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玄德大惊 曰:“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孔明 曰:“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 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 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 吾必不敢。可再商议长策。”诸将齐言曰:“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 矣。”后来孔明请玄德暂为汉中王,玄德还要待天子明诏,孔明认 为可以从权。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 朝宗派! 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张飞的声音,很像 《水浒传》里的李逵。反映农民起义拥戴农民领袖的思想。
《三国演义》八十回写“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这回是史家笔法。诸葛亮托病不出,计与群臣拥刘备称帝。诸葛 亮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情景令人想 到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段历史。这是政治史的形象概括。《三国 演义》第四十三回与四十四回,写东吴降战未决,鲁肃力排众议, 周瑜接见文臣,文臣一致主张降;接见武将,武将一致主张战,令 人想到南宋的局面。尤其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描写,更显出小说 家传神写照之笔。《三国演义》写曹魏方面,虚伪欺诈残酷。写东 吴也有贬辞,无能、屈服、贪小便宜。如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 锡”,即大有贬意。
这种争王图霸的中国历史现实,是各个时代所共同的。演史 家的小说从《东周列国志》到《隋唐演义》等都写的是这样一个内 容。不过《三国演义》写得特别好。所暴露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 争的情况,有现实意义,并不局限于三国故事,有典型的概括性。
《三国演义》倡导斗争到底,反对投降主义。赤壁之战、诸葛 亮六出祁山、姜维伐魏,都加以煊赫描写和歌颂。反之,如张昭等 的投降政策、孙权的降魏受九锡、刘禅孙皓失德亡国,使读者憎恨 和惋惜。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尤为 后代忠心耿耿为国家、为人民图生存的典范。
《三国演义》所歌颂的是义气,并不突出宣传忠。如上面所 说,刘、孙、曹都是图王霸之业的,事实上汉末的政治已经很腐败, 然后有农民起义,统治力量已经动摇。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侯,刘、孙以讨曹忠汉的名义,那都是有名无实的。为了增加刘备 的正面人物的描写,把奉衣带诏的情节特别加以宣扬。这是次要 的。进步的方面,也是人民性的方面,是歌颂他的义。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以后明为君臣,实同手足,完全平等的 (正史上,刘备在,羽常侧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 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梁山 泊英雄们的誓言“生不同生,死为同死。”朱武对史进说:“虽不及 关张刘备的义气,其心则同。”《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 释黄汉升”、第六十三回“张翼德义释严颜”,英雄爱惜英雄,临阵 打仗,还讲义气。至于“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回)、刘备为报 关、张之仇,兴兵伐吴,虽都为了义气,但在政治上是失算的。《三 国演义》这样写值得读者同情。吕思勉说,从史实上看,曹操从华 容道遁走,守将未必是关羽。而刘备之伐吴,也未必单为报关、张 之仇,其企图有先吞吴以广地盘之意。《三国志·魏书·曹操纪》裴 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 归。”《蜀书·关羽传》无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事。因此,曹操何以能 遁走,诸葛亮何以不守华容道,特为关羽报恩仗义一节,此乃小说 家的巧关目。
《三国演义》歌颂仁爱。刘备的仁爱与曹操、曹丕等的残暴相 对比。第四十一回写“刘玄德携民渡江”,众将皆曰:“今拥民众数 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 暂弃百姓,先行为上。”玄德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 我,奈何弃之?”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本主义的思想。
《三国演义》揭示了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规律。袁绍、袁术、 吕布均失人。刘、孙、曹三方面都拥有足够的人才,所以能鼎足三 分。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爱赵云甚于爱其子。君臣际遇,将 相得人,是以能兴。
《三国演义》教育人民分清敌我。曹魏是敌国,蜀汉是我邦, 东吴必须联合,以伐曹魏。诸葛亮隆中决策如此。不幸关羽轻视 东吴,贪功冒进,造成大错。刘备报仇伐吴,以致大败。
《三国演义》并不歌颂愚忠愚孝的人,赞赏识时务者以为俊 杰。第三十七回写徐庶至孝,闻曹操囚禁其母,将欲加害,母手书 唤其北去。庶遂辞备奔操。岂知母书是伪造的。见到母亲,庶母 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 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 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 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 ……汝玷辱 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后来庶母自缢而死。庶遂终身不为曹操 出一计谋。此节虽小小短文,却有极大教育意义。政治立场第 一,为投明主,家庭孝道可以牺牲。这样才是聪明的人,有为的 人,而且是全忠全孝的人,才对得起祖宗。徐母是这样解释忠孝 的。
至于刘备方面,当徐庶要求北归时,众人认为不可放走。如 果庶不去,操必杀其母,徐庶母死,那必定为了报仇,力攻曹操。 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 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此书以 仁义教人。仁义是为了人民,是人民的道德,也是人民所要求于 统治阶级的。
弃暗投明,《三国演义》中着重提出。文人武将不一其主,不 以为非,看他所投靠者是谁。如第三十回,袁绍手下谋臣有田丰、 沮授、许攸等,绍皆不用其谋。田、沮被囚,许攸投曹操。此谓弃 暗投明,在许攸实不得已,读者不以为非(袁曹相比,曹明袁暗)。 张松、法正原在刘璋部下,投刘备。黄权、王累则为刘璋尽忠。 《三国演义》对黄权、王累亦为表扬。于法正不以为非,于张松略 有微词。因此“忠”在《三国演义》中不是一个固定的道德标准。
《三国演义》是人才主义,歌颂智与勇。智勇双全,最为高贵。 有勇无谋如吕布。智勇双全如关羽。机智的集中表现是诸葛亮 的典型人格。周瑜有智谋而气量狭小。
《三国演义》尽量写曹操的奸诈。以曹操奸诈的极端表现,比 照刘备的仁厚。但是,兵不厌诈,行军杀敌,尽量出奇谋制胜。诸 葛亮、周瑜屡屡用诈计、伏兵、反间计等。这和曹操的奸诈又区别 开来。
《三国演义》歌颂的英雄人物都赋予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 刘、关、张和诸葛亮论出身地位是属于人民阶层的。袁绍、袁术、 刘表等是贵族,曹操出身于官僚家庭。和这些人不同,刘、关、张 和诸葛亮不是统治阶级,而是人民所热爱的人物。他们和《水浒 传》中宋江、吴用、卢俊义、鲁智深等有类似之处。作者都赋予他 们优秀的品质。《三国演义》写刘备在东吴结婚的一段,甘露寺相 亲等,是传奇式的故事,极富人情味。是人民所创造,人民所喜欢 听的故事。
《三国演义》的故事和人物不单是因为罗贯中的这部书而普 及于中国人民大众的,主要靠连续不断的民间说书和三国戏。由 于罗贯中的天才创作和丰富的民间文艺遗产相结合,产生这部文 艺杰作。它的人民性,决不在《水浒传》之下,以往论文学史者低 估了这部书。
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重要的还不是把艺术给予那 千千万万的国民当中为数只有几万、甚至几千的国民。艺术是属 于人民的。它应当使自己最深的根深入到广大劳动群众当中去。 它应当为这些群众所理解并为他们所喜爱。它应当把这些群众 的感情、思想、意愿结合起来,鼓舞他们。它应当唤醒群众中的艺 术家,使他们得到发展。”古典小说中,在广大的劳动群众当中扎 根的,《三国演义》毫无疑问是数一数二的。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性
1.叙史事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至孙皓出降(公元280 年)为止,共计111年。比“编年”、“史传”、“纪事本末”体都有进 步。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全面的叙述与分析;人物不孤立,事件不 孤立。年代有前后,按历史事实发生而叙述的。以历史书而论, 是很好的体制,通史性质。不过所叙的史实偏重在政治军事,加 入人物小故事,医卜杂技之类,此为正史、野史材料所限(当时社 会经济情况是不详的)。《三国演义》本是文艺作品,非历史教科 书,文学的宣传力强。在信史上,曹操也是一位英雄,有进步性, 是说三国故事的加深了他的丑恶奸诈方面,作为反面人物。《东 坡志林》卷一《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一文云:“王彭尝云:涂巷中 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 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 人之泽,百世不斩。”民间说三国故事,老早就歌颂刘备,反对曹 操。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文艺感染力量就在于使读者的同情完 全寄托在蜀汉方面。不管真实的历史曹、刘二人孰是孰非,文学 宣传应该有是非,有爱憎。这就是文学的倾向性。歌颂光明,反 对黑暗;歌颂仁义,反对残暴与欺诈。艺术性与思想性是一 致的。
2.《三国演义》的写作方法,在历史小说中,也是完美的。作 者用虚实相生法。章学诚认为“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是把《三国 演义》作为历史著作来批评,这是不公允的。《三国演义》是文艺 创作,妙处正在虚而不在实。但既是历史小说,那决不能太野,子 虚乌有。作者所用是虚实相生法(《东周列国志》较实,《隋唐演 义》较虚,这两书还是好的,其余或失之实,或失之虚)。
以赤壁之战一段文章来论,《通鉴》赤壁之战写得已经很精 彩,而《三国演义》用了足足八回(四十三回至五十回)书写赤壁一 战,写得如火如荼,非常活跃,是全书中最精彩部分。这本来也是 三国鼎足三分的决定性的战争,历史上有名的大战争。民间文艺 家的笔法,超过了《通鉴》,超过了《史记》,超过了《左传》。只有希 腊史诗《伊利亚特》所写可以比拟。对证历史按究起来,其中三实 七虚,并非七实三虚。照我们看来,虚构的部分绝不止三分,就是 连真人真事的部分也是经过文艺性改造的。越是虚构的部分,文 艺价值越高。诸葛亮说孙权拒曹是实事,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见于《三国志·吴主传》。可是 诸葛亮舌战群儒,完全是渲染的笔墨。鲁肃、周瑜正史上说是决 定拒曹的,诸葛亮用智激周瑜是虚,刻划了两人的典型性格。《铜 雀台赋》(《登台赋》)是曹植的作品,“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 与共”,是诸葛亮所捏造,此意从杜牧《赤壁》怀古诗启发而出来 的。黄盖献诈降计是实事,苦肉受刑是增设的;阚泽实有其人,密 献诈降书是虚。小说需要一个献书的人,于是在正史上找到阚泽 这个人;东吴定下火攻计是实,主要出于黄盖的计谋;诸葛亮和周 瑜斗智是虚,诸葛亮借箭、借东风更是虚构的,但最为生动,出于 人民的创造,人民的智慧。蒋干盗书和庞统献连环计,正史上均 无其事。人物都是真的,情节是添设的、虚构的。苏东坡《赤壁 赋》说曹孟德“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是形象化的语言,概 括了曹操的精神面貌,可是赋什么诗,怎样横槊,没有交代。《三 国演义》加以渲染,更为形象化了。具体描写曹操正在唱他的得 意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那篇《短歌行》(诗是真实的),而且 一横槊便把个刘馥刺死了。刘馥实有其人,确实死在建安十三 年,正是赤壁之战的那一年,可是谁知道他死在曹孟德横槊赋诗 的当儿呢?小说家信手拈来,不可相信,但也无法批驳。妙在虚 中有实,实中有虚,捏合得情景逼真。是文艺作品的上乘,是历史 小说的高度艺术化。
曹操从华容道败走,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三年下 引《山阳公载记》:“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 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很简单。《三国演义》讲 到这一段,听众要问曹操何以能逃脱呢?从哪条路上逃脱呢? 足 智多谋的诸葛亮何以算不正确,让他逃脱呢? 因而添造出第五十 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这一回书。使得诸葛亮神 机妙算的形象更其完整,而关云长的重义气的性格也得到突出表 现。书中说到关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说云长见众将皆下马, 哭拜于地,愈加不忍,又说他见了张辽动故旧之情,长叹而去。内 心的矛盾冲突,寥寥几笔,暴露无遗。今天的读者批评关羽立场 不稳,事实上,历史上的史实是曹操原不曾在赤壁一战里死亡的, 说三国故事的不能不使曹操在华容道上逃脱。那么何以能够逃 脱,岂不是诸葛亮没有算定了吗?说书的人说诸葛亮算定曹操必 走华容道,而且特地派一员大将关羽去,而是关羽把他放走了。 情节服务于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服务于情节,都不矛盾,入情入 理。这一回书也是很精彩动人的。并且前回书说诸葛亮故意先 不用关羽,后来派他守华容道,并且让他立下军令状。读者要问, 明知关羽可能要为故旧之情而把曹操放走,为什么不派别将? 岂 不是诸葛亮算定曹操还命不该绝,算定关羽要把他放走,故意如 此做吧?在作者确乎有宿命论的思想因素,这是说话人对于历史 的一种普遍的认识论。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也是精彩紧 张的。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亮屯于阳 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 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 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 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 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 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 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 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以上为郭冲三 事文,注下有难者曰云云,驳此事之非实,加以论断曰“故知此书, 举引皆虚”。又马谡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 为郃所破。此文在前注引“郭冲三事”之后。从此可知,《三国演 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这一回,马 谡失街亭是实,弹琴退仲达是有所本的,但所本也未为属实,原本 为无根之谈。且《三国演义》将此无本之事移至马谡失街亭之后。 两事不在一个时间,全出捏合。
虚实相生,虚构故事为刻划典型人物,且描写栩栩欲生。
此外,《三国演义》有大结构,中心人物贯穿全书,不比《水浒 传》由各人的故事串连。同时全书故事有顶点,有段落,此同《水 浒传》。
《三国演义》的文学语言是半文半白、通俗化、大众化的,同于 戏剧中的道白。历史小说不能不如此。
四、曹操、关羽的典型性格
(一)曹操的典型性格
必须分别历史和小说。分别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 的曹操。
1.《三国演义》中否定曹操,其典型性格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本质在曹操身上的体现
①虚伪 割发代首(第十七回)。
②权诈(阴险) 梦中杀近侍(第二十三回);少年时就欺骗叔 父;借刀杀祢衡(第二十三回);杀粮官王垕(第十七回)。
③忌才(忌刻) 杀杨修(第七十二回)。
④多疑 杀吕伯奢(第四回);杀华陀(第七十八回)。
⑤僭妄 许田射猎(第二十回);逼令荀或自尽,使荀攸忧愤 而卒,见其篡夺本心(第六十一回,第六十六回)。
⑥残暴 残戮百姓,发掘坟墓(攻陶谦,第十回);杀董妃(第 二十四回);杀伏后(第六十六回);杀吉平(第二十三回);杀陈宫 (不义);嘲关羽的头(不义)。
(2)作为憎恨、指摘、暴露的对象来描写
①突出上述恶行的恶劣本质。
②夸大描写曹操的失败:战濮阳(第十一回),战宛城(第十六 回),写曹操极为狼狈。
赤壁之战,败走华容(屡屡中计,犹自己得意)。
割须弃袍(第五十八回)。
③嗜酒好色。
(3)比袁绍、袁术、刘表、吕布等高明,但不放过否定他的机会
2.作为实力派、得势派、当权派的典型来攻击,来憎恨(刘备 是弱者,在野失势的)。
3.处理曹操与处理别的否定人物不同,他不是无才智、无眼 光的,而是有心计城府的。他的才智、眼光助长了他的罪恶。曹 操是奸雄的典型:
作者一开始就借许劭之口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也”。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杀吕伯奢后说的 话,足见其残忍。
表现他的机智之处:孟德献刀(第四回);吕布战曹操,危难之 际,曹操一句“前面骑黄马者是他”,骗过吕布,险里逃生(第十二 回)。
假仁假义,以忠义号召人:“力扶社稷”、“以忠义讨卓”;同卫 弘的谈话。
笼络人才:哭典韦、哭郭嘉。褒奖为敌人尽忠而死者,看不起 庸俗的投降他的人。青梅煮酒论英雄。笼络关羽,让他走,还赞 扬他。招降庞德。
中计,觉悟以后,偏不肯认错(杀蔡瑁、张允)。
曹操笼络人才是功利主义的;刘备三顾茅庐,尊贤下士。曹 操囚徐庶母,以伪书骗徐庶北来,其行为与刘备恰成对比。
自以为能,实出人下(如赤壁败走时之屡屡大笑)。
操平生多疑,疑多则败(第七十二回)。
(二)关羽的典型性格
关羽是忠义的典型,而与忠义不可分的是信、礼、智、勇。
云长曰:“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第二十 回)
公曰:“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谓张辽语)(第二十 五回)
操曰:“素慕云长忠义,今日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第二 十五回)
复刘备信:“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 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第二十六回)
1.忠
(1)忠于汉室
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见曹操失君臣之礼,“云长大怒 ……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此处实重在礼。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关公曰:“一者,吾与皇叔 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关羽的忠于汉室,比较抽象,其忠义对于刘皇叔则很具体。
(2)忠于刘备
忠于刘备,比较具体。因刘备忠于汉室,所以关羽也忠于汉 室。前面引其“只降汉帝”的话,他原可不出山,对于汉帝也只说 降。
他对于刘备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第二十六 回)。
挂印封金,去曹求备(第二十六回)。
2.义
第五十回“华容道义释曹操”。曹操兵败势危,走投无路之 时,竟向关羽提出“大丈夫以信义为重”,而被放走。文中说“云长 是个义重如山之人”。
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黄忠原为长沙太守韩玄 部下,关羽取长沙,与战,忠马蹄有疏失,羽不忍杀之,唤其换马再 来作战。
第七十四回:杀庞德,怜而葬之。
3.信
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
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
单刀赴会(不失信于吴,“既已许诺,不可失信”,略无畏惧之 心。第六十六回)。
4.礼
对待二嫂(第二十七回)。
许田射猎,愤怒曹操的僭妄(第二十回)。
5.勇
勇猛:温酒斩华雄(第五回)。(据正史,华雄非关羽斩。)
斩颜良、文丑、五关斩将(据正史,文丑非关羽斩)。
智勇: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 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 既已许诺,不可失信。”
满宠曰:“吾素知云长勇而有谋,未可轻敌。”(第七十三回)
曹操曰:“关某智勇双全,切不可轻敌。”
水淹七军,擒于禁。
刮骨疗毒(忍受力)。
6.傲慢:
欲与马超比武(好胜,因孔明之阻而罢)。
闻五虎将之称谓,曰:“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 不与老卒为伍!”(第七十三回)
向诸葛瑾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拒绝东吴说亲(第 七十三回)。
7.疏失:轻视东吴,失去荆州。
王甫谏糜芳、傅士仁恐不竭力,必须再得一人以总督荆州,举 赵累。羽谓曰,已派潘濬,不必更改(第七十三回)。
与庞德作战,恃勇轻敌,被庞德射中一箭(第七十四回)。
攻打樊城,为弩箭所伤(第七十四回)。
关羽不备东吴,因吕在陆口时,曾致书两家约好,共诛操贼。 吕蒙偷袭,是背盟背信义;关羽重信义,初不料人不能以信义待 之。君子为小人所算。《三国演义》于写关羽疏失处,仍加回护, 使读者同情而惋惜之。
至于关羽之性格,则为完整的,前后一致。刚毅坚韧,勇而有 谋。
作者写疏失、傲慢,于歌颂中指出其缺点,这种笔法,含有批 判意。华容道的失去立场,亦非全用褒笔,有批判。凡此皆含有 教育意义。
孔明曰:“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作者借孔明之 口评论关公的缺点。
誓死不降东吴,此其忠义坚贞处。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出场时,推一辆车子,自言为了杀死本 地势豪,因而逃难江湖。他抱不平,义侠性格,接近人民,逃难江 湖。他的善良的个性是从人民队伍中成长出来的。
或曰,前半部关公似有偶像化,不太现实;或曰,关公令人敬, 张飞令人爱,性格不同;或曰,关公作为武圣,把他偶像化,是统治 阶级利用人民口头所流传的英雄。罗贯中不负此责任。罗氏所 写是有血有肉的。

《三国演义》的作者属市民阶层,小说保留了人民口头创作所 流传的所塑造的典型性格。《三国演义》所歌颂的人物性格是合 乎小市民的劳动人民的道德标准的,当然也融合着部分统治阶级 的道德观念。
信义和忠诚都是美德。尤其是信义为商人、手工业者所恃重 的。智勇是军人的道德。
《三国演义》的听众多数是商人、手工艺者、军人。
或曰,关羽为义气的典型。《三国演义》所给予关羽的性格, 是属于劳动人民的、民族的优秀品德。



更多同类【浦江清中国文学】......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