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

但是,蒙、袁二氏认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並非一书之说也不是完全没有 道理的。在我们看来,《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原来也是二书,直到西汉末年还有 分别流传的本子。
(一)《海外四经》依图作文的不同表述
一般校书的異文大多是文字传抄之異。然今传《海外四经》之異文,分析起来,除 了文字之異,还有另一类是表述之異,而此类表述異文则是传本《海外四经》所独有 的。我们以为,表述之異可能是不同的文字作者依图作文的结果。
《山海经》原本系依图作文。宋代王应麟《玉海》“咸平山海经图”条说:“ 《论 衡》:禹治洪水,益主记異物,作《山海经》。《崇文目》:《山海经图》十卷舒雅 修。《文选》木玄虚《海赋》注引陆绥《海赋图》。《文选》陶潜《读山海经》诗: ‘流观山海图。’朱氏曰:‘ 《山海》诸篇记異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云东首,皆 为一定不易之形。疑本依图画而为之,非实纪载此处有此物也。’”
《四库提要》也说:“朱子《楚词辨证》谓其反因《天问》而作,似乎不然。至王 应麟《王会补传》引朱子之言,谓:‘ 《山海经》记诸異物飞走之类,多云东向,或曰 东首,疑本因图画而述之。古有此学,如《九歌》、《天问》皆其类。’云云,则得其 实矣。”
所谓表述之異,《海外四经》皆有。如《南经》有结匈一节,其下一节说:“南山 在其东南。……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此二句是为表述之異。
分析此种表述的差異,我们设其前一节所言之地(包括国名、氏族名、氏族图腾和 山野之名)为“甲地”,如此例之上节结匈为甲地。设其後一节所言之地为“乙地”, 如此例之南山为乙地。两种表述的区别是:一种是说“乙地在甲地某方”,如“南山在 结匈东南”,直书甲地之名,我们称之为“直接表述方式”。另一种说“乙地在其某 方”,如“南山在其东南”,即用代词“其”字替代上一节之甲地之名,我们称之为 “代词表述方式”。
在《海外四经》中,正文用的是代词表述,“一曰”云云用的是直接表述。
盖同据一图作文,不同作者,由于对于原图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以上 表述方式不同的差異。如《海外南经》,图中有“结匈国”,其东有“南山”。如果释 文作者以之作为一个总图,整体统一释文,则“南山”承上“结匈”而言,故用代词方 式表述为“南山在其东”。如果释文作者将此图分解为单幅,逐幅释文,则将“结 匈”、“南山”都作为独立一条,故不使用代词,而用直接方式表述为“南山在结匈 东”。这种表述差異说明:可能曾有两个依图作文的整理者,根据同一画图,按其各自 的理解不同,作出如上两种不同表述方式的释文。
今考《海外四经》所记“一曰”云云者共四十九处,其中属于在同一节中並列表述 異文的有二十六处,而且四经中皆有,应当不是偶然的。这就证明《海外四经》当有两 个不同的依图作文的整理者。
但在《海内四经》中,所记“一曰”云云者十九处,但並无一处属于如上表述異文 在一节中並列的。唯一一处类似以上不同表述方式的见于《海内北经》: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
“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 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
“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人面蛇身。”
此段与《海外四经》不同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贰负”一名三见,不在一节。一在 犬封国节,一在鬼国节,一在“一曰”文中。又一说贰负“在大行伯东”,一说“鬼国 在贰负之尸北”,不知贰负神究竟在大行伯东还是在鬼国东。疑此处当有错简,有可能 是後之整理者所为,又是孤证,不足以确认《海内四经》也有两个不同的整理者。
二是犬封国、鬼国二节中正文用的是直接表述方式,而“一曰”用的是代词表述方 式,与《海外四经》相反。故《海内四经》之整理者似与《海外四经》之整理者並非一 人。
所以,依图作文的整理者不同,说明《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原来本非一书。
(二)汉初《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皆曾单行
何幼琦先生说:“在西汉景武之际(公元前二世纪),《海经》和《山经》还是分 别流行的。”仔细分析《淮南》,我们以为,《淮南》引文还证明了《海外四经》与 《海内四经》在汉初还有分别流传的单行本。
1.《淮南》中的“海外”三十六国出于《海外四经》
王充《论衡》已经注意至所谓《山海经》和《淮南地形》皆有“海外三十五国”。 今考《淮南子·地形训》传本“海外三十六国”一段,其见于《海外四经》的有三十四 国,完全可以证明此段是摘录于《海外四经》的。前人多有论述,不赘。
2.《淮南》中的昆仑区一段出于《海内四经》
《地形训》有“禹乃使太章”至“若木”一段,以昆仑为中心。兹与《海内四经》 比较,此段二十四条,其中:竖亥、渊薮三百仞、昆仑、木禾五寻、珠树玉树不死树、 沙棠琅玕、九井、河水、赤水、弱水、洋水、太帝之居(帝之下都)、扶木十三条见于 《海内四经》。建木、都广、若木三条见于《荒经》。以上共十六条,占三分之二。说 明《淮南》此段主要摘录自《海内四经》,但略有加工。
3.《地形训》篇首与《海外四经》篇首相同。
《海外四经》篇首有“地形之所载”以下一段,见于《地形训》篇和《列子·汤 问》。
但细查文义,《海外四经》此段之文与正文並不衔接,显然不是原书之原文(参 下)。至于三者是何书抄自何书则是不好确定的了。
4.《地形训》杂抄古书分析
其实,《地形训》一篇是杂抄古书汇集而成的。
如上所述,篇首一段重见于《海外四经》和《列子》。
紧接其後有“天地之间,九州八极”以下至“陆径三千里”一大段,此段见于《吕 氏春秋·有始览》,几乎是照抄原书。
《吕览》的一段之後即是“禹乃使太章”以下昆仑地区一段,当是摘抄《海内四 经》,已见前。
此段之後,有八殥、八纮、八极、美物、地形、人民禽兽、五方、五行等数段。抄 自何书,是否为邹衍书,我们已不能一一考知了。
再後才是“海外三十六国”一段,抄自《海外四经》。其後还有数段。从略。
问题在于篇首段之摘录、昆仑段摘录《海内四经》和“海外三十六国”摘录《海外 四经》,三者並不在一处,次序也是颠倒的,其间还隔着较长的数段,似乎並非抄自同 一书。也就是说,其所见《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可能各自单行,並未合纂为一。 说明在《淮南》著书之时,《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的单行本也还在分别流传。
(二)西汉末年仍有《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单行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刘秀等校书的情况。从校书记录看来,西汉末年,刘秀等校书 时搜集的各种本子中仍有《海经》的单行本在流传。
1.《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不同版本異文
《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都有所谓“一曰”云云校书者所录的别本異文。说已 见前。这就说明至少到“臣望”校书时,此八篇仍流传着至少两种文字差異较大的不同 版本。
《海外四经》二十六处表述異文,都是代词表述方式在正文,而直接表述方式在 “一曰”中的異文。而《海内四经》唯一一处表述異文在鬼国节中,正文用的是直接表 述方式,而“一曰”中的異文用的是代词表述方式。二书所用传本及参校本在这一点上 的体例是不同的,並不曾规划统一。
2.《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两处“校志”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刘秀等两次校书的情况。奇怪的是在《海外四经》和《海内四 经》篇後都有“臣望”校书和王龚、刘秀领衔的记录。如果“臣望”校勘时用的是《海 经》的合纂本,完全没有必要在以上两处都重复这段“校志”。唯一可能的是,臣望是 分别采用了《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各自的单独别本进行校勘。也就是说,臣望搜 集到的当是《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各自的单行本。
3.《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古为二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原来並非一书,即使在包括 《五藏山经》、《海外四经》及《海内四经》的《山海经》十三篇合纂本出现以後,也 还各自有单行本继续流传。
4.《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合纂问题
《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何时合纂已不可考。但从《荒经》五篇看,此五篇古 “皆逸在外”,是一同被搜罗编入《山海经》一书的。自毕沅以来,就认为此五篇是一 体的。我们下面还有关于《荒经》的讨论,也说明其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认为,至少 在其流传演变成为《大荒经》五篇之前已形成了合併流传的本子。所以,合纂本的出 现,当早于《荒经》形成时代,即不晚于战国时期。
(三)《海外四经》概述
1.《海外四经》内在的系统性
《海内四经》一书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海外四经》共四经,以南、西、北、东为序,即从南方始,以顺时针为 序。
第二,《海外四经》以邦国为主要记录对象,间或穿插重要山川。每个邦国为一 节,重要山川或亦独立为一节。
第三,《海外四经》各经中,各节(即每个邦国或山川)之间,按相邻的两个邦国 或山川之间方位关係依次叙述。
以上三大特点说明《海外四经》本身有着内在的严密的系统性。
《海外四经》自身严密的内在系统性对于我们研究此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 谭其骧先生在《<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一文中所说:前人某些注释,“往往把 经文中依次排列的山川,解释成一南一北、一东一西相去极远的两个山或两条水。…… 这样的注释,当然难以使读者提高对本书科学价值的认识。”同样,在《海外四经》的 研究中,也不能脱离其内在的系统性,把相邻的两个邦国解释为相去极远的毫不相关的 两个地方。所以,我们认为,在研究《海外四经》各邦国山川时,不可忽略其内在的系 统性,任何打破其内在系统性的解释都不可能是其书真正的涵义。这是我们研究《海外 四经》地理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因此,对于《海外四经》的地理考证来说,内证应 当重于外证。
2.传本《海外四经》基本保持古本原貌
比较《海外四经》与相关文献,我们认为《海外四经》基本保持了古本的原貌。
(1)《海外四经》内容在《荒经》及其他各篇中得到证实
《海外四经》拙本所分80节中,有60节重见于《荒经》,其中见于《大荒四经》为 65节,《海内经》为6节,共71节。之所以60节见于71节中,盖因《海外四经》之一节, 在《荒经》中见于若干节。如《海外南经》之讙头国,既见于《大荒南经》,又见于 《大荒北经》。此外,重见于《海内四经》的为17节,重见于《山经》的为19节,重见 于《淮南》的为51节。以上共重见158节,扣除重复重见的,《海外四经》共有73节重见 于以上诸篇。如果再加上《海外四经》自重的二节(范林),为75节,占全部80节的近 94%。就是说,传本《海外四经》所载邦国山川的基本内容都是古本原有的,少有後人篡 入。传本《海外四经》基本保持了其内在的严密的系统性。
(2)海外三十五国见于《淮南》
东汉王充在《论衡·谈天》一篇中已经注意到《海外四经》三十五国与《淮南子· 地形训》“海外三十五国”之间的关係。今本《淮南》作三十六国。然细考其三十六 国,有三十四国见于《海外四经》,只有南方有豕喙民与裸国不见于《海外四经》。然 《海内经》有“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其下一节即为“不死之 山”。而“不死民”见于《海内南经》,疑《海内南经》古或有“豕喙”一节。是为三 十五国。惟“裸国”不见于《山海经》而见于《吕氏春秋·贵因》篇:“禹入裸国,衣 入裸出。”疑“裸国”一节为後人据《吕览》补入《淮南》。是传本《海外四经》之主 要邦国多在汉初之《淮南》一书得到证实。
(3)《海外四经》各本分节无差異
《海外四经》以邦国为主,间有主要山川,四篇皆以每个邦国或主要山川为一节。 我们认为《大荒四经》与《海外四经》出于共同的祖本,但《海外四经》与《荒经》不 同,《荒经》今传各本分节差異很大,而《海外四经》现传各本的分节基本无差異。计 《海外南经》二十二节,《海外西经》二十二节,《海外北经》二十节,《海外东经》 十五节,共七十九节。(《海外南经》狄山尧葬下有“其范林方三百里”一句,今考 “范林”重见于《海外北经》为单独一节,且二者为南、北二经交会之地,故拙本析 《南经》范林为单独一节,共八十节。)各本分节基本无差異,说明此四经自身的系统 性得到历代各家一致的肯定。
3.《海外四经》的地理范围
据我们考证,《海外四经》还有相当部分的邦国或山川是可考或约略可考的。拙考 之地的地理范围分析如下:
《海外南经》二十二节(不含南方总神,下同),自西向东,其可考或约略可考的 为十七节。第一节结匈国约在今陕西眉县,以下至第二十节长臂国,皆在今陕西秦岭 中。独第二十一节狄山尧葬在今山东鄄城,喾葬在今河南濮阳北,第二十二节范林在今 鄄城与濮阳之间。是西详而东略。
昆仑见于此经第十六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昆仑之所在。自张骞使西域,述传闻, 汉武帝指于阗南山为昆仑以後,世之考昆仑者,或从武帝说以为昆仑在今新疆,或追溯 黄河源头以之为昆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细审记载最为细密的《西次三经》之 文,昆仑为该经第八山,三危为该经第十九山,前者在後者之东3300里。三危之地在今 甘肃岷县卓尼一带,或曰在敦煌,无论二说孰是,昆仑之地必在其东,而且距离匪近。 一切不合于此一记载的,当皆是别一昆仑,而非《山海经》昆仑。据拙考,《山海经》 乃至所有先秦典籍之昆仑实际只在今陕西商洛山中。考证甚繁,详《西次三经》考释, 兹不赘。
《海外西经》二十二节,其可考或约略可考的八节,皆在今陕西秦岭中。
《海外北经》二十节,亦自西向东,其可考或约略可考的十二节,自第一节无䏿国 至第八节聂耳之国,亦皆在今陕西。聂耳之国在今陕西潼关南。第九节夸父邓林在今河 南灵宝县南。第十节禹所积石在今河南三门峡,即古所谓砥柱是也。第十五节欧丝之野 及第十六节三桑,即桑间濮上,古卫国之地。第十七节务隅之山颛顼之葬在今河南濮 阳。其中第十六山亦为范林,在今山东西部,当是南北二经交会之地。
《海外东经》十四节,其可考或约略可考的八节,皆在今山东境内。
整个《海外四经》的地域范围我们可以大致描述如下:《海外四经》西至今陕西中 部眉县,东至今山东中部,南北则不逾今河南之地,形成一条东西通道。
《海外南经》与《海外北经》有两个交会之地,东部一个为范林,二经皆有此地, 在尧葬之东,是为重合之处。西部一个在昆仑与锺山之间,《穆天子传》曰:“乃至于 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珤。”又曰:“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 宝。”又曰:“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舂山即锺 山,是知昆仑与锺山相接,即为南、北二经交会之处。至于《海外西经》地皆在今陕 西,《海外东经》地皆在今山东,二者隔着一个河南,並不相接。
由以上《海外四经》的地域范围及南、北二经交会之地,说明南河,即今黄河河南 省段为《海外四经》之中。
4.《海外四经》主要反映了祝融部落及楚族西迁前後居地周围的邦国地理
《国语》、《大戴礼》、《世本》和《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族的族源是很清楚 的,楚族为颛顼大部落联盟中祝融部落之一支。颛顼的居地为帝丘,今河南濮阳。祝融 部落以昆吾之族为首,昆吾之虚也在今河南濮阳。楚族最初的居地当是《左传》的楚 丘。据《左传》,楚丘有二,一为隐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地在今山东曹县。一为 僖二年“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地在今河南滑县。其地皆近濮阳,可能二者都是楚国 早期的先後居地。故《海外东经》主要在今河南濮阳以东的山东地方。
自夏至商,楚族屡次西迁,到先周时期,已迁至今陕西东部。陕西周原出土甲骨 曰:“今秋楚子来告父後哉。”(H11:83)“楚伯迄今秋来,甶于王其则。”(H11: 14)《楚世家》说:“鬻熊子事文王”。《鲁周公世家》也说:“及成王用事,人或谮 周公,周公奔楚。”是先周及周初楚族居地已近西周之国。以地理证之,《孝武本纪》 及《封禅书》皆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此荆山在今河南灵宝。《禹 贡》北条荆山,《地理志》在怀德,今陕西大荔。又,《水经注》丹水“至于上洛,楚 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是皆楚族西迁之居 地。此即《海外西经》皆围绕商洛山一带的原因。
楚族以後又向南方迁徙,成为南方大国。蒙文通先生注意到:“在记叙四方方名的 顺序上,也可看出《山海经》和中原传统的不同。……其排列的顺序则是南、西、北、 东。……四方方名排列顺序的不同,虽然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但它却同时是文化传统不 同的一个反映。”
蒙文通先生和袁珂先生都认为《海外四经》与《山经》遵循同一种文化习惯,皆出 于南方楚族之手。其说是。实际上,《海外东经》反映的是楚族对其祖先居于靠近濮阳 的今山东楚丘周围地理的记忆。《海外西经》反映的是祝融部落和楚族迁于今陕西东部 之周围的邦国地理。而南、北二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楚族西迁的路径。
(四)《海内四经》概述
1.《海内四经》存在一定的系统性
《海内四经》有与《海外四经》相同的特点:
第一,《海内四经》共四经,亦以南、西、北、东为序。
第二,《海内四经》亦以邦国为主要记录对象,间或穿插重要山川。每个邦国为一 节,重要山川或亦独立为一节。
《海内四经》也有与《海外四经》不相同之处。《海内四经》各经並非单一的走向 和路径。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上下节之间多未表述连属关係。如《海内南经》第七节为苍梧山舜葬,第八节 为氾林,二地虽邻近,经文却未述及其走向连属关係。
二是以下节定上节方位。如《海内南经》第六节“兕在舜葬东”,而第七节方为舜 葬,是以下节定本节方位。又,第八节“氾林方三百里,在狌狌东”,而第九节方为 狌狌,亦以下节定本节方位。
三是非单一走向路径。以《海内南经》第九节狌狌为例,第十节说:“狌狌西北有 犀牛”,是以上节狌狌定本节方位。第十二节窫寙“在狌狌知人名之西”,亦以第十节 狌狌定方位。这样,狌狌之西就出现了两条路径,一为犀牛,一为窫寙。而第十三节建 木“在窫寙西”,第十四节氐人“在建木西”,皆承窫寙路径;第十五节巴蛇“在犀牛 西”,第十六节,旄马“在巴蛇西北”,皆承犀牛路径。
因此,可以说,《海内四经》存在一定的内在的系统性。然其既有不如《海外四 经》严密的一面,也有向多路径发展的一面。
2.传本《海内四经》的错乱
无可否认,传本《海内四经》经文中有一些不合理的错乱,这是前人早已注意到的 问题。对此前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这些错乱的内容乃是“後人所羼”。《颜氏家训》曰:“或问: ‘ 《山海经》夏禹及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如此郡县不少,以为何 也?’答曰:‘史之阙文,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 此,……皆由後人所羼,非本文也。”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错简造成的。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引顾观光《武陵 山人杂著》云:“ 《海内西经》‘东胡’以下四节当在《海内北经》‘舜妻登比氏’节 後。‘东胡在大泽东’即蒙上‘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之文也。《海内北经》‘盖国’以 下九节,当在《海内东经》‘钜燕在东北陬’之後。‘盖国在钜燕南’即蒙上钜燕之 文。而朝鲜、蓬莱並在东海,亦灼然可信也。《海内东经》‘国在流沙’下三节,当在 《海内西经》‘流沙出锺山’节之後。上言流沙,故接敍中外诸国,下言昆仑墟、昆仑 山,故继以‘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脈络连贯,更无可疑。不知何时,三简互误,遂 致文理断续,地望乖违,今移而正之,竟似天衣无缝。”吴承志说:“详审经文,顾说 自近确。”然吴氏《<山海经>地理今释》虽然对传本次序进行了较多调整。而对以上 三处所谓“错简”皆未从顾说调整。
以上两种观点,哪一种是正确的呢?还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3.传本《海内四经》确有较多增益
要了解《海内四经》是否多“後人所羼”内容,需要分析其重见情况。
《海内四经》虽然也是以邦国为主,但或有罗列多个邦国地名为一节之文,所以今 传各本的分节亦有差異。如果暂不计《海内东经》“岷三江”以下部分的话,《海内四 经》合计宋本72节,毕本72节(总节数虽同,实际各经分节不尽相同),郝本76节。今 为便于比较和考证,予以适当划分,拙本分为84节。以下按拙本所分节比较。
比较结果,以上《海内四经》84节,其中:《海内四经》内各经互见的9节,重见于 《大荒四经》的26节,《海内经》14节,《海外四经》13节,《五臧山经》22节,共76 处。《淮南子·地形训》中大量摘引了《海内四经》之文,今《海内四经》见于《淮 南》的22节。
以上统计包含有《海内四经》一节而重见于多处的重复内容。如按《荒经》、《海 内四经》、《山经》和《淮南》的顺序,见于前者的後者不再计算,统计结果如下: 《海内四经》见于《大荒四经》的26节,见于《海内经》的8节,见于《海外四经》的3 节,见于《山经》的9节,见于《淮南》的1节,共47节,占《海内四经》56%。与《海外 四经》重见于他篇及《淮南》的占92%相比,《海内四经》重见比例远低于《海外四 经》。
《荒经》是《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的祖本流传到别一部族而形成的差異较大 的别本。但《海内四经》84节中,重见于《荒经》的只有34节,占84节的40%。而《海外 四经》80节中,重见于《荒经》有60节,占75%。《海内四经》之重见比例亦远低于《海 外四经》。
这就是说,传本《海内四经》中虽然也保存了相当部分原始记录,这些内容是可信 的。但也应当指出:《海内四经》未重见他篇及《淮南》的有37节,占84节的44%,即使 除去四经中自相重见的9节,未重见的仍有28节,占84节的30%。这说明《海内四经》有 不少後人掺入的内容。所以,《海内四经》不像《海外四经》那样基本保持了古本的原 貌,而是有很大的变異,传本完整的系统性远不如後者。因此对传本《海内四经》的内 容要逐节作进一步的分析,以辨别原文与掺入的内容。
4.《海内四经》的增益内容分析
顾氏所举各节中,《西经》之东胡、貊国,《北经》之盖国、钜燕、倭,以及《东 经》之敦端玺㬇、竖沙、居繇、西胡白玉山,多为汉代以来所载之名,又不能在《山海 经》其它部分或《淮南地形》中找到证明,疑皆汉世所增。
如《海内东经》曰“国在流沙中者,埻端玺㬇,在昆仑虚东南。一曰海内之郡,不 为郡县。在流沙中。”其语显系汉代以来的口吻。
《海内东经》又曰:“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氏之国。西胡白玉山 在大夏东。”其文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 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有西王母,西王母西 有修流沙,修流沙西有大夏国、坚沙国、居繇国、月氏国,四国西有黑水。所传闻,西 之极矣。”《魏略》之文,不仅四国並列,排列与此节全同,且有白玉山,而此经白玉 山在下节,是与此经极似。毕氏虽然以为《魏略》附会此经。然今传此经多非东方当 有,且所言四国,皆不见《山海经》他篇。大夏一名虽见于《左传》、《国语》、《管 子》,然非此西域大夏。月氏仅见于《伊尹四方令》,而《四方令》为《周书·王会》 之附篇,虽托名伊尹,其文非古。竖沙、居繇之国则不见于其他先秦载籍,似乎可以说 明此数节並非《山海经》原文,乃是後人所增入的。
《海内东经》又曰:“苍梧在白玉山西”,苍梧之名虽重见于《海内南经》、《大 荒南经》及《海内经》,然此三经之苍梧皆不在西北白玉山,此苍梧显然亦系後人所 增。
此外《海内东经》後所增的旧《水经》,如前所考,当是西汉末年刘秀等校书时所 附入的。也进一步证明《海内四经》增益的内容多为汉世以来所掺入。
5.《海内四经》古阙《东经》
传本《海内东经》,旧《水经》以外,今存十节。此十节可分三个部分,一是“钜 燕在东北陬”一节,二是“埻端玺㬇”以下三节,三是“雷泽”以下六节。
前二部分为汉以来所掺入,说已见上。“雷泽”一节见于《淮南》,而其他五节, 则《山海经》他篇及《淮南》皆未见。五节中,韩鴈、始鸠不详,其言郁州、琅邪、大 楚,则皆为战国以来语。
所以,我们以为,此十二节当都是後人掺入的。《海内东经》古已阙佚,今《海内 东经》之文全系後人补缀。
6.古《海内东经》部分遗文篡入《海内北经》
如果说今传《海内东经》皆为汉魏人所增,古《海内东经》的文字是否全部佚失了 呢?似乎不是。
我们注意到,《海内北经》自列姑射以下八节之地,皆不在北方。列姑射与射姑国 二节见于《东次二经》,其地当在今安徽北部。大蟹与大人之市二节见于《大荒东 经》,其地当在今山东境内。疑此八节古属《海内东经》,由于残阙过甚,已不能单独 成为一篇,因其在《北经》之後,可能在刘秀等校书之前已被篡入《北经》。
可能是因为古《海内东经》原文阙佚,仅餘的几节也被篡入《海内北经》,所以才 有後人增补之事,也才会有刘秀等校书时将旧《水经》附入之事。同样可能是因为《海 内东经》原文的阙佚,致使《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流传到别的部族後,後者已无 法分篇。所以作为其别本的《大荒经》中《海内经》只有一篇。
7.《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的地理范围並非内外关係
毕沅认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认为二者存在内外的 关係。到了近代,有些学者的观点已大不相同了。如蒙文通先生和袁珂先生都认为《五 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一个整体,而《海内四经》则是单独的另一部书,这实际上 已是一种改变了的认识,即认为《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存在内外关係。而对于 《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是否存在内外关係,则未予详细说明。
今考《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重见之地共有十三处。
1.昆仑;2.赤水;3.青水;4.毕方国;5.羽民国;6.厌火国;7.三株树;8.三首国; 9.锺山;10.大泽;11.河水;12.禹所导积石山;13.大人国。
此十三处中,前十处都是围绕着昆仑的地方。郭璞说有“海内”、“海外”两个昆 仑,是不正确的。《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在昆仑区的重合说明了二者並不像其名 称所表示的那样的“内”、“外”关係,《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乃是不同作者, 在不同时代,对以昆仑为中心的地理知识的描述。
以上十三处,在《海内四经》中,前十二处皆见于《海内西经》,大泽再见于《海 内北经》,只有大人国一处见于《海内北经》(实际当是《海内东经》遗文篡入《海内 北经》者)。而在《海外四经》中,前八处见于《海外南经》,九至十二四处见于《海 外北经》,大人国一处见于《海外东经》。
二者之所以所见经次不同,是由于二书的作者对于四经的划分不尽相同。前已言 之,《海外南经》与《海外北经》西部交会之地在昆仑锺山。在《海内四经》中,昆仑 锺山皆属《海内西经》,而南北二经交会之地,则在氾林。《海内南经》曰:“氾林方 三百里在狌狌东。” 《海内北经》曰:“氾林方三百里,从极之渊深三百仭,维冰夷恒 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阳汙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 中。”氾林即桃林,地在今河南灵宝县河曲之地。《水经注》曰:“《山海经》曰:西 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其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 故《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 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是为河曲泛滥之地,故曰氾林。
虽然《海内四经》古阙东经,但今河南灵宝之氾林既为南、北二经交会之地,说明 《海内四经》也以南河为四经之中。在这一点上《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又是相同 的,所以二者之地域並无内外关係。
8.《海内四经》反映了楚族迁于今陕西东部时的地理知识
蒙文通先生认为《海内四经》是古蜀国的作品,袁珂先生认为《山海经》各个部分 的作者都是楚人。就《海内四经》而言,袁说当是。实际上,《海内四经》反映的是祝 融部落和楚族迁于今陕西商洛山之周围的邦国地理。而南、北二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其西迁的路径。
据《史记》、《汉书》的记载,在今河南灵宝、陕西大荔各有一个荆山。《海内》 南北二经交会之氾林在河曲之地,正当河南灵宝之荆山。又上洛西南亦有楚山、楚水。 所以我们认为,《海内四经》反映了楚人西迁至今陕西河南交界一带地区时期的地理知 识。所以,其祖本的形成年代不早于商末,最迟不晚于熊绎南迁南阳荆山之前。
(五)《海内水经》当是秦《水经》
《海内东经》“岷三江”以下有二十六节,言诸水所出及所入。毕沅说:“自‘岷 三江’已下疑《水经》也。《隋书·经籍志》云‘ 《水经》二卷,郭璞注。’ 《旧唐 书·经籍志》云‘ 《水经》二卷,郭璞撰。’此《水经》,隋、唐二志皆次在《山海 经》後,又是郭注,当即此也。”毕氏以为“岷三江”以下是一种《水经》,当是。我 们称此二十六节为《海内水经》。然其以为《隋书》《旧唐书》载郭璞所注之“《水 经》二卷”“当即此也”,则非是。《海内水经》並非郭注《水经》,我们认为当是秦 时《水经》。
1.郭璞注《山海经》所引为今传《水经》古本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驳《旧唐书·经籍志》“《水经》二卷,郭璞撰”及《新 唐书》“桑钦《水经》三卷,一作郭璞譔”之说,言:“璞注《山海经》引《水经》者 八,此岂《经》出璞手哉。”然《旧唐书·经籍志》“撰”、“注”常常不分。《隋 书》“《水经》四十卷郦善长注”《旧唐书》作“四十卷郦道元撰”,《隋书》“《山 海经》二十三卷,郭璞注”《旧唐书》作“《山海经》十八卷,郭璞撰”是其比。说明 《旧唐书》在“撰”、“注”问题上用词不够严谨,故有此误会。然郭璞曾注《水经》 则是确定无疑的。
惜《隋志》郭璞注《水经》二卷(或作三卷)本今已不传,然郭璞注《山海经》, 曾引《水经》,当即其所注之《水经》之文。
赵一清《水经注释》曰:“按郭璞注《山海经》引《水经》者八。……凡此八条。 ‘济水’下云云系郭自撰述。中惟‘沅水’、‘碣石’二条合于《水经》耳。他如‘青 丘’之文,今本脱亡,疑是注非经也。汉水所引,错举大畧,南乡、魏兴之名又非桑氏 所知,盖後来经注混淆之故。洛水下引《水经》云‘出上洛冢岭山’今考《水经》云 ‘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郦注乃云‘出冢岭山’耳。‘东北经弘农’之文,亦不见 经。至于积石、未水,一在四十卷《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注中,一在二十二卷。渠出荥 阳北河注中,其为郦注无疑,而景纯引之。景纯以晉明帝大宁二年为王敦所害,下迨拓 跋孝昌之朝几二百餘载,大氐容有羼入之辞,非其旧矣,宁可执是以为左证耶。”赵氏 以为郭璞注《山海经》所引《水经》之文不能作为校《水经》的依据。
据赵氏此言,郭璞注《山海经》所引《水经》之八处,除青丘一处不见,疑为“今 本脱亡”,其馀七处,或见于传本《水经》或见于传本郦《注》。然而,传本《水经 注》中,经、注混淆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赵氏作《水经注释》将大量注文混入经文的 文字予以纠正。但也有些文字究竟是经还是注也还值得商榷。郭璞所引《水经》皆不出 今传《水经注》之经文范围(详《海内水经》注)。由此可证,郭璞注《海内东经》所 引《水经》即今传《水经》之古本。
今传《水经》一书,何人何时所作,其说不一。赵一清曰:传本《水经》“恐非桑 钦撰,当别有书也。”“盖钦所撰名《地理志》,不名《水经》。《水经》创自东汉, 而魏晉人续成之,非一时一手作,故往往有汉後地名,而首尾或不相应,不尽由经注混 淆也。”《四库提要》亦曰“推寻文句,大抵三国时人”所作,近世学者多从之。
2.《海内水经》非今传《水经》
《海内水经》是否即是今传《水经》呢,我们对比分析如下:

  海内水经 今传《水经》
  水出 水入 水出 水入
1 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 入海在长州南 岷山大江所出 不言所入
  北江出曼山  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 
  南江出高山   
2 浙江出三天子都 入海馀暨南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北过馀杭东入于海
3 庐江出三天子都 入江彭泽西 庐江出三天子都 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
4 淮水出馀山在朝阳东 入海淮浦北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5 湘水出舜葬东南陬 入洞庭下 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 又北至巴邱山入于江
6 汉水出鲋鱼之山  瀁出嶓冢东流为汉 
7 濛水出汉阳西 入江聂阳西  
8 温水出崆峒山在临汾 入河华阳北 温水出牂柯夜郎县 又东至鬱林广鬱县为鬱水
9 颖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 入淮西鄢北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又东南至慎县东南入於淮
10 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 入淮极西北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 又东至原鹿县南入於淮
11 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致 北入渭戏北  
12 渭水出鸟鼠同穴山 东注河入华隂北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 又东过华隂县北东入于河
13 白水出蜀 东南注江入江州城下 白水出朝阳县西 又西至新野县南入于淯
14 沅水(山)出象郡镡城西 东注江入下雋西合洞庭中 沅水出牂柯且蘭县 又东至长沙下巂县西北入于江
15 赣水出聂都东山 东北注江入彭泽西 赣水出豫章南野县 又北过彭泽县西北入于江
16 泗水出鲁东北 东南注东海入淮隂北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 又东南过下邳县西又东南入于淮
17 鬱水出象郡 西南注南海入须陵东南  
18 肆水出临晉西南 东南注海入番隅西  
19 潢水出桂阳西北山 东南注肆水入敦浦西  
20 洛水出洛西山 东北注河入成臯之西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又东北过巩县东又北入于河
21 汾水出上窳北 西南注河入皮氏南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又西至汾隂县北西注于河
22 沁水出井陉山东 东南注河入怀东南 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 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
23 济山出共山南东丘 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于淮
24 潦水山卫臯东 东南注渤海入潦阳  
25 虖沲水出晉阳城南 东注渤海入越章武北  
26 漳水出山阳东 东注渤海入章武南 濁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 又东北过平舒县南东入海
    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 东至武安县南黍窑邑入于濁漳


《海内水经》出水二十六水,见于今传《水经》为十六水,此十六水中,所出之山 二书说同的只有六水,而所出所入皆同的並无一水。此外有汉水、温水、白水三水同名 不同水。濛水、泾水、鬱水、肄水、潢水、潦水、虖沲七水不见于今传《水经》。所 以,《海内水经》非今传《水经》。
3. 《海内水经》与《淮南水经》
其实,古之作《水经》者並非一人,自《禹贡》有“ 导水” 及今传《水经》以外, 《海内东经》所附之“水经”,我们称之为《海内水经》。《淮南子·地形训》也有一 段“水经”之文,我们称之为《淮南水经》。
今考《淮南水经》出水共三十五节,出三十七水。其见于《海内水经》者十水: 江、淮、汝、泾、渭、洛、汾、辽、呼沱、漳。而见于今传《水经》者二十二水。故 《淮南水经》亦非《海内水经》。
《淮南水经》与《海内水经》共同点之一在于其可考的最北之水皆为辽水。据《战 国策》辽东为燕国所开,《吕氏春秋·有始览》曰“六川:河水、赤水、辽水、黑水、 江水、淮水。”始有辽水。二《水经》皆言辽水,似不当早于六国。
《淮南水经》与《海内水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最南之水为江水,无一水至于 江南。而後者江南之水竟有九水之多。是知《淮南水经》当为北人之作。
4.《海内水经》疑为秦《水经》
《海内水经》江南之水有九水:浙江、庐江、湘水、濛水、沅水、赣水、鬱水、肄 水、潢水。此九水既不见于《禹贡》,也不见于《五臧山经》(《海内南经》“湘水” 疑系注文衍入经文)。其中,浙、庐、湘、沅、赣五水见于今《水经》,濛水、鬱水、 肄水三水则只见于《水经注》。以地度之,其言鬱水出象郡,肄水入番禺,潢水出桂 阳,秦代以前似不可能有此地理知识。又以沅水为例,其云“沅水出象郡镡城西”,毕 沅说:“《地理志》镡城,武陵县。象郡,汉曰日南。此云象郡,疑秦时此县属象郡。 此秦人书也。”《海内水经》成书当在秦代。
所以,我们认为,《淮南水经》当是六国时所作,而《海内水经》当是秦时所作。 前者出于北人之手,至汉初抄于《淮南》。而後者出于秦人之手,刘秀等校书时羼入 《海内东经》。今传《水经》则晚于此二书。
由于《海内东经》後附的《水经》只是部分残简,而不是一部全书,所以我们没有 将其列为《山海经》构成的一书。
(六)《禹本纪》並非《海经》
何幼琦先生在《海经新探》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认为《海经》即是《禹本 纪》。
何先生说:“ 《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提到过《山经》和《禹本纪》,並引述了 《禹本纪》几句:‘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隐 避为光明也;上有醴泉、瑶池。’这同《海内西经》的记载大致相同。根据这一仅有的 传世的资料,我们认为《海经》来自《禹本纪》基本符合事实。可能的情况是,当刘向 父子领校中秘的图书时,把《山经》和《禹本纪》合编在一起,改题名为《山海经》, 这就是这个书名首先见之于《艺文志》,也是《艺文志》未再著录《山经》和《禹本 纪》的原因。”
我们认为,其言《禹本纪》之文“同《海内西经》的记载大致相同”的说法似不很 准确。史公引《禹本纪》共有四句话:一,“河出昆仑”;二,“其高二千五百餘 里”;三,“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也”;四,“上有醴泉、瑶池”。此四句乃是四事。
《海内西经》昆仑言“河水出东北隅”,与“河出昆仑”一句尚属近似。又言“昆 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则与《禹本纪》之“高二千五百餘里”不同。第三、四两 句则不见于所谓《海经》。四事中一事近似,一事不同,二事不见,作出“记载大致相 同”的结论,似乎证据不足。
《五臧山经》中,《西次三经》昆仑作:“河水出焉”与《禹本纪》义同。《西次 三经》崇吾山有“泽”,锺山有“崖”,槐江山有“滛水”,都是“瑶池”的異文, 算来已是二事重见,且无抵龉。比之《海经》来说,《五臧山经》更为接近于史公的引 文。是否能因此说《五臧山经》即是《禹本纪》呢?恐怕是不行的。
《禹本纪》,顾名思义,当是禹之传纪,述大禹行状事迹。今考《山海经》全书, “禹”字凡十四见,而见于“海经”八篇的只有两条。一条是《海外北经》“禹杀相 柳”,另一条是《海外东经》“禹令竖亥”。《海内四经》中更是隻字不见。所谓《海 经》谈不上禹之传纪,所以並非《禹本纪》。
言《禹本纪》者,史公之外,《海内西经》郭璞注说:“自此以上二千五百餘里, 上有醴泉、华池。去嵩高五万里,盖天地之中也。见《禹本纪》。”此注亦四句。前二 句为史公所引,後二句今已不可考知是否出于同书。《禹本纪》之书,《汉书·艺文 志》以来,已不见著录。此注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郭氏确实引自《禹本纪》原书;二 是所谓“见《禹本纪》”的只是指转引自《史记》的前二句。但奇怪的是,若郭璞确实 见过《禹本纪》原书,何以其所注各书再没有引自该书之文。似当以後一种理解,即转 引自《史记》为是。
又,《水经·河水》:“昆仑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郦注:“《禹 本纪》与此同。”即用郭璞语。考《水经注》言《禹本纪》有二处。此处之外,《漆水 注》说:“ 《山海经》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盖自北而南矣。 《尚书·禹贡》、太史公《禹本纪》云:‘导渭水,东北至泾,又东过漆沮,入于 河。’”其所言虽《禹贡》与“太史公《禹本纪》”二书並列,引文则一。今考《夏本 纪》全引《禹贡》,其文曰:“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 沮,入于河。”即郦氏所引。故其言“太史公《禹本纪》”即《史记·夏本纪》中之大 禹事跡,而非太史公所见《禹本纪》。可见郦氏並未见过真正的《禹本纪》一书,否则 引用书名不会混淆。郦元之书多引《山海经》,有时还有经、注混淆现象。所以,我们 怀疑其《河水注》之说出于郭璞注,不足以证实“去嵩高五万里”二句系《禹本纪》原 文。《禹本纪》一书在东汉至六朝时当已失传。古之佚书甚多,不能因一、二句偶似, 便断定为某佚书。



更多同类【山海经考释】......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