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国近代通史》的分卷

大书需要分卷,这是由书的分量决定的。如何分卷,依据什么原则分卷?一般来说,要依据书的内容的逻辑结构来确定。但是,一部大部头的历史书的分卷,则需注意两点:一是历史本身的逻辑要求,一是编撰著作本身的逻辑要求。《中国近代通史》的分卷原则就要考虑上述两点。著者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对中国近代史分期原则的一些看法。《中国近代通史》的分卷参考了这些看法,并作了适当调整。以下是对分卷的主张:
第一卷,题为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扼要探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与此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本卷还编入近代中国史事记略,作为附录,试图在内容的多样性上弥补全书的不足。编写原则为,正文重点叙述的部分从简;正文不大涉及或涉及甚少的部分,则较为详细。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从1840年起,止于1864年。这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急遽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反映前一方面的重大事件有两次鸦片战争及其间签订的《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反映后一方面的,包括林则徐的销烟、魏源的《海国图志》著作和太平天国起义。与此相适应,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变化。自鸦片战争到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历史发展自成一个段落,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本书采用这种看法。当然,在开篇还应该专列一章,讨论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如中国传统社会在明清之际所出现的那些“积极因素”,正如毛泽东曾说过的,因为有了这些因素,即便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也将缓慢地步入近代。此外还应该讨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起自1865年,止于1895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成型期,也是中国朝野酝酿变法和改良的时期。反映前一方面的主要史实是中国边疆危机和中法越南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后一方面的主要史实是洋务新政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教案频发,改良主义思想主张的提出和革命活动的开始。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沿海沿江某些城市的社会生活发生了一些向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转变的现象。这个时期大约30年,除了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外,大体上是相对平静的时期。清政府高层腐朽,观念落后,失去了一次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机遇。
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起自1895年,止于1901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期,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积极力量对所处环境作出强烈反应的时期,说明了社会各阶级对国家命运的回答的深度和强度。反映前一方面的主要史实是帝国主义抢占租借地和瓜分势力范围及有关条约的签订,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反映后一方面的主要史实有知识分子上层的戊戌维新运动和农民等下层社会义和团反帝运动。由于戊戌维新运动通过新闻媒体和政治运动造成的广泛社会动员,形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声有色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上的分期法,大体上是学术界所肯定的。
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起自1901年,止于1912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帝国主义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清政府企图自救而失败,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在成长,其政治代表人物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但谋求中国的新出路失败了,袁世凯取得政权,并在体制上部分回到清朝统治的局面。在这个时期,中国青年大规模地赴日本留学,东京形成了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群体,西方社会科学知识通过留日学生大量介绍到中国,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空前的思想活跃。
第六卷,民国的初建,起自1912年,止于1923年。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和军阀割据战争的大部分时期,是中国社会“沉沦”到“谷底”并转趋上升的时期。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称帝,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也在这一年。护国运动发生,袁世凯死亡。由于此前清政府新政的鼓励,由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鼓励,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西方势力在中国的暂时后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赢得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继续增长(由于西方经济势力重返中国,这种增长在1923年受到挫折),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力量迅速成长,并终于取代旧势力开始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这是中国社会内部发展,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的基本标志。在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工人运动的开展,都极大地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帝国主义背景的军阀混战,则是中国社会“沉沦”到“谷底”的基本标志。
第七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起自1924年,止于1927年,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到国民党“分共”、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发动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国民革命的高潮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北洋各派系的争权夺利以及旧军阀政府的垮台,明显地标志了中国社会的上升趋势。引导辛亥革命成功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转变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是这一时期思想理论界的重大变化。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国共合作的破裂导致内战,引起社会分化,延缓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八卷,内战与危机,起自1927年,止于193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和中共苏维埃政权的出现,是中国再次呈现两个政权对立的标志。这个时期,完成了北伐,发生了张学良易帜,国民党政府谋求全国的统一和建设;大革命失败造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打击,由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结果形成了苏维埃政权,开始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出路的新探索,出现了中共早期斗争的曲折局面。在上个时期由旧的阶级矛盾掩盖着的新的阶级矛盾,在这个时期突出地展现开来。日本实施大陆政策,施展局部侵略中国的政策,打破了中国实施现代化进程的努力,也改变了“兄弟阋于墙”的局面,十年内战时期的政治斗争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安事变是一个关键因素。
第九卷,抗日战争,起自1937年,止于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妄图独霸中国,使中国全部殖民地化,想做西方列强在19世纪内想做而未做到的事。在广大沦陷区,先后出现过三个代表日本侵华利益的伪政权:伪满、华北伪政权和汪伪政权。但时代变化了,日本的侵略引起中华民族的新觉醒,国共两党面对日寇侵略,共御外侮,经过八年抗战,赢得了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反击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它是标志中国社会向上发展趋势的典型事例。这一次民族革命的伟大胜利,对中国近代史的转折具有根本意义。要把握住近代中国社会的转折特征以及为20世纪下半叶政治格局的形成所作的准备。八年抗战,以1941年为中轴分为两个时期。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是抗战期间国共摩擦发展到高潮、险些导致破裂的事件,1941年12月的太平洋战争,改变了中国抗战孤军奋战的局面。皖南事变以后,中国政局中的第三种势力开始发展起来。抗战政治、抗战经济、抗战军事、抗战文化、抗战中的社会变迁、抗战期间的思想斗争、抗战中的少数民族与边疆问题,都围绕着抗战这个主题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并且准备着下一个历史时期的转变。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从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这是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为决定中国发展方向而决战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受侵略、受欺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争取到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尊严,因此为中国的现代化争取到了起步条件。中国人把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放在首要地位来考虑的时机到来了。



更多同类【近代通史】......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