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黄河上游河湟、洮、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畜牧业不断萎缩而农业相应增长。畜牧业的萎缩主要体现在牧业人口的减少和草原面积的缩小;农业的增长则表现为农业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实际上也就是牧...[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明清时期,黄河上游河湟、洮、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畜牧业不断萎缩而农业相应增长。畜牧业的萎缩主要体现在牧业人口的减少和草原面积的缩小;农业的增长则表现为农业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实际上也就是牧...[继续阅读]
17世纪后,西北地区藏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的庄浪、河州、叠州、洮州、岷州、阶州、甘州、肃州和青海广大地区,分别隶属于西宁府所辖西宁县、碾伯县、大通县、贵德厅、丹噶尔厅、巴燕戎格厅和循化厅;巩昌府所辖洮州厅和岷州;巩...[继续阅读]
克什米尔,在中国史书中称“箇失密”或“伽湿弥罗”,是印度小乘佛教主要传播区。早在公元712年,阿拉伯名将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Muhammadibnal-Qasim)在进攻印度河流域时,据说就曾远征至克什米尔山脚下。①据白拉祖里《诸国之征服...[继续阅读]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与西藏接壤,东北面与锡金相连,东南面、南面和西面分别与印度的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北方邦毗邻。尼泊尔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及西藏与印度两大民族、两种文化的交互作用,使其境内极易发生民族...[继续阅读]
日喀则地处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到拉萨的交通要道上,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关于穆斯林商人在日喀则的活动情况及当地藏族与各国穆斯林间的关系,因史料缺乏,难以详述。从现有资料看,14世纪后,随着克什米尔的伊斯兰化,一些中亚...[继续阅读]
拉达克(Ladwags)即今西藏阿里以西,以列城(Lch)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它地处喀喇昆仑山南麓,是印度次大陆西北通向西藏西部的咽喉要地。从拉达克东行可达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噶大克,北上翻越喀喇昆仑山口可至新疆的喀什噶尔、叶尔羌...[继续阅读]
巴尔蒂斯坦(Baltistan)和吉尔吉特(Gilgit)在我国史籍中分别称为“大勃律”和“小勃律”,其地理位置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巴尔蒂斯坦及其周围地区,很早以前就是古羌人的游牧之地,后来这些羌人融入藏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当中。吐蕃占...[继续阅读]
古格(Gu-ge)王朝建立于10世纪,首府在布让(rtsa-brang,今普兰县),共传28代,1630年被拉达克吞并。古格王朝与伊斯兰教的接触最早发生在11世纪。10世纪,吐蕃赞普苗裔扎西德衮以象雄的布让为中心建立了古格王朝。扎西德衮有意希沃(又名阔...[继续阅读]
西藏的穆斯林主要分布在拉萨、日喀则、泽当、拉孜、止贡及昌都等地,以首府拉萨为主要居住地。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生息,他们已融入当地社会,与藏族人民和睦相处,被称为“藏回”。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继续阅读]
近代我国西北地区的回藏民族贸易是随着天津的开埠和对外皮毛贸易的繁荣而兴起的。自1860年(咸丰十年)天津开埠至民国初年,我国北方地区及西南藏区先后开放的城市有天津、北平、大沽、秦皇岛、嘉峪关、归化城、张家口、多仑...[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