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打开《诗经》,十五国风如同一部动植物的百科全书,各类鸟兽鸣叫奔走在诗章之中,各种花木摇曳飘动在字里行间……《郑风·溱洧》就是这样一篇弥漫着花草之香和人们欢声笑语的优秀诗篇。溱...[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打开《诗经》,十五国风如同一部动植物的百科全书,各类鸟兽鸣叫奔走在诗章之中,各种花木摇曳飘动在字里行间……《郑风·溱洧》就是这样一篇弥漫着花草之香和人们欢声笑语的优秀诗篇。溱...[继续阅读]
竹子,向来以它的神韵和品格为世人所推崇,被视作花中君子。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在家乡鄢陵广植竹木,以寄情志。阮籍(210—263),字嗣宗,《晋书》称其为“陈留尉氏人”,而他的故居实际在今鄢陵县彭店乡阮寨村。魏...[继续阅读]
“鄢陵据形胜,天地生豪酋”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寓居鄢陵期间所写的诗句,也是对鄢陵地理形势和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唐代,鄢陵出现了一批建在庄园、陵园、寺庙里的大型综合园林,这些园林的出现既美化了环境,又推...[继续阅读]
北宋时期,朝野上下开辟园林、兴办花圃风气的盛行和鄢陵独特的交通优势,使鄢陵花木产业走向兴盛,花卉苗木由本域走向外域,享誉京城。公元960年,北宋定都开封,鄢陵为京畿之地,成为北连京城、南接江淮的水陆交通枢纽,是京南著名...[继续阅读]
明代,鄢陵花木生产技术迅速提高,交流、引进、驯化外地花木技艺日趋成熟,园林造景艺术不断创新,花木开始走向全国,奠定了鄢陵的“花都”地位。公元1368年—1640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鄢陵花木业盛况空前。鄢陵不仅保持了...[继续阅读]
“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这是清代著名诗人汪琬描写鄢陵美景的诗句,它形象地反映了鄢陵花木业发展的盛况。清初,鄢陵园林花卉,虽然曾经“兵乱之际,家园无主,土人皆摧折为薪”,但很快又恢复起来。一些明末遗民入...[继续阅读]
对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来说,《鄢陵园林植物栽培》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教材了。这本书是1959年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前身)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师生将鄢陵传统花木栽培技术与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相结合编写而成...[继续阅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鄢陵林业在全国一枝独秀。1969年10月10日,全国农村植树造林增柴节煤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鄢陵县召开,《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鄢陵县平原造林的经验,并配发《迅速发展林业的榜样》的评论,引起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继续阅读]
有一种花,它花色金黄,香味馥郁,韵味悠长;它迎霜傲雪,凌寒怒放,堪称东风第一枝;它抗严寒、斗冰霜的习性,象征了鄢陵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它,就是鄢陵蜡梅。蜡梅是鄢陵的传统名花,早在唐代就被广泛种植...[继续阅读]
1980年,鄢陵县园艺场两株80多年树龄的雌雄铁树同时开花,一时间“千年的铁树开了花”成为大街小巷的美谈;次年,一株昙花一年四次开花,“昙花一现”的奇迹在鄢陵出现。大自然的巧合仿佛是一种吉兆,预示着鄢陵花卉事业春天的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