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花鼓灯的传承没有明确的、正式的师徒传承关系,“操灯”便是长辈艺人向年轻一代花鼓灯爱好者传艺的一种民间方式。在民间,一些爱好花鼓灯的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多在放牛、割草、拾粪的劳动间歇,聚集在一起瞎折腾:有的学...[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过去,花鼓灯的传承没有明确的、正式的师徒传承关系,“操灯”便是长辈艺人向年轻一代花鼓灯爱好者传艺的一种民间方式。在民间,一些爱好花鼓灯的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多在放牛、割草、拾粪的劳动间歇,聚集在一起瞎折腾:有的学...[继续阅读]
1953年是花鼓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中国建立之初,淮河两岸的人民虽沉浸在翻身做主人的欢乐之中,但仍遭受着长期的水患之苦,尚处在“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的自然灾害困扰的恶劣状态之中。1951年毛主...[继续阅读]
自1953年从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载誉归来,花鼓灯在安徽省引起极大的重视,学习的热情、演出的盛况持久而鼎盛。这时花鼓灯继承与发展的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安徽省文化局曾多次抽调专业音乐、舞蹈工作者和花鼓灯老...[继续阅读]
1979年8月,安徽省文化局组织了一个花鼓灯整理拍摄小组,准备拍摄一部彩色的花鼓灯表演艺术片。该项工作由安徽省文化局艺术处宋奇主持,拍摄工作由安徽省电影制片厂承担,厂长王文锡负责。这次组织的人员不多,参加的老艺人基本...[继续阅读]
20世纪80年代,全国文艺界各艺术门类都在编纂各自的“集成”。1985年4月,安徽省“集成”工作启动,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简称《安徽卷》)编辑部,主编董振亚,副主编高倩、张浩,另还包括钱月莲、许教媛、王霞忠...[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省频繁地举行各种歌舞调演,并从中挑选出优秀节目赴京参加全国调演。如:从1953年至1964年期间就举行了“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安徽省职工业余调演”“安徽省花鼓...[继续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继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安徽省举办了数届花鼓灯会、花鼓灯歌舞节以及花鼓灯专场演出,推出了一批花鼓灯优秀作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化和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一)安徽省花鼓灯会1.第...[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前,每逢玩灯,四邻八村的人往往步行十里八里赶去看演出,群众中流传着“花鼓灯一响,粑粑贴上墙”或是“花鼓灯锣鼓一响,脚底板立马就痒”的说法。这是说在做饭的人听到花鼓灯锣鼓响,急忙向外张望,急得没把粑粑贴在...[继续阅读]
花鼓灯的舞蹈,是花鼓灯中花鼓灯歌演唱、锣鼓演奏、后场小戏等诸多艺术表演方式中最精华、最出彩、最能激发人们激情的部分,是花鼓灯的最亮点。这是因为:花鼓灯舞蹈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所思、所爱、所求。...[继续阅读]
花鼓灯不仅以和人民同命运共患难的深刻的社会内涵及丰富多彩的歌舞,打动了人们的心灵,拨动了人们的心弦,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同时也以强烈的艺术个性特征、浓郁的泥土芳香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花鼓灯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