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元七年(1270年)民籍人口数根据《元史·地理志》的记载,蒙元时期,先后于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蒙哥汗二年(1252年)、至元七年(1270年)、至元二十七年,进行过四次大范围的户口调查。其中前三次户口调查时,尚与南宋南北并立,第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至元七年(1270年)民籍人口数根据《元史·地理志》的记载,蒙元时期,先后于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蒙哥汗二年(1252年)、至元七年(1270年)、至元二十七年,进行过四次大范围的户口调查。其中前三次户口调查时,尚与南宋南北并立,第四...[继续阅读]
1.纳入契丹版图以前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契丹正式从后晋手中接管了幽、蓟16州,遂奄有长城内外,地跨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以此为分界点,幽蓟地区的人口迁移形势出现了重大转折。自唐末到拥有幽、蓟16州以前,契丹为了充实本区...[继续阅读]
1.辽金之际的人口流散金朝建立后,向辽朝发起猛烈进攻,“太祖每收城邑,往往徙其民以实京师”[1]。这里所说的京师,是指上京会宁府,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向自己统治的核心区域掠迁人口,成为金朝统治者长期实行的一项残酷政策...[继续阅读]
1.定都大都前后的人口内迁金朝末年,今北京地区人口流失严重,除大量人口随同金廷迁到河南地区外,还有不少人口被蒙古军队掠去。蒙古人在征服战争中,经常掳掠人口,中原人民深受其害。如贞祐二年(1214年),成吉思汗分兵攻河北、河...[继续阅读]
辽金元时期,燕山至雁门关一线,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界线。燕山以南是传统的农耕区,燕山以北则是半农半牧区。[1]见地图3—2。正如《辽史》所说:“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继续阅读]
1.洪武年间洪武年间,北平府所领州县时有调整,州县数目也有所增减,但变动不是太大,大致共有27个州县。其中位于今北京市境内者共有11个,即大兴、宛平、良乡、通州、漷县、昌平、密云、怀柔、顺义、房山、平谷,三河、东安和固...[继续阅读]
1.洪武年间的军卫人口数量洪武年间,作为北方军事重镇,北平城市及周边已驻有不少军队。据韩光辉统计,洪武八年(1375年),北平地区共驻有11.2卫,按每卫5600人计算,共62720人,以每户2.5口计,共有156800人,其中北平城市驻军26880人,连同眷属...[继续阅读]
1.洪武八年(1375年)关于北平城市的人口数量,缺乏明确记载。李洵认为宛平、大兴两县所辖地方都属于“北平府城(即北京城区)”,因而将永乐《顺天府志》所载两县户口数视为北平府城户口数[1],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宛、大二县除分...[继续阅读]
1.顺雍康三朝清代京畿州县地方上的人口,分属州县和八旗两大系统;此外还有绿营兵,分驻于通州、张家湾、密云、古北口、顺义、怀柔、昌平、居庸关、巩华城、房山、良乡等地,然每处少者仅一二百名,多者不过三四百名[1],估计人口...[继续阅读]
1.清末北京城市的人口统计数量清代北京城市包括内城、外城和城属(京营四郊)三个地域单元。目前所见内、外城最早的户口数据,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调查所得,这是清朝首次运用西方近代户口统计方法调查北京城市户口。《民政...[继续阅读]